人才战略

胜利油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九江石化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着力建设中国石化油气能源领域重要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为油田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领先企业、打造百年胜利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加大引才引智力度。坚持用政策、事业、平台广泛聚集各类优秀人才,逐步形成以引进博士后为龙头、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系统内外人才为补充、油田内部流动配置为支撑的人才引进体系。发挥油田“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品牌优势及胜利“人才飞地”青岛技术研发中心地域优势,靶向引进急需紧缺高端人才,建站以来共引进博士后410人。聚焦勘探开发主业和关键核心业务引进高校毕业生,严格引才标准,提高引才质量,近年来引才数量、质量持续提升。完善社会化柔性引才引智机制,通过短期兼职、顾问指导、项目合作、特聘专家等方式,在勘探开发“高精尖缺”和新能源、绿色低碳、智能油田建设等领域引进油田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完善市场化人才流动配置机制,优化盘活内部人才资源,引导人才向价值创造领域、科研生产一线和创新创效平台有序流动。

实施人才精准培养。对标油田高质量发展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加快培养储备各类优秀人才,支撑油田全面进步、永续发展。深化领军专家高端培养,完善“全面履职能力轮训+分专业系统提升+分专题高端交流”培养体系,强化大项目、大课题、大任务历练,增强引领发展能力。深化管理人才复合培养,注重政治理论培训和党性教育,强化专业知识学习,推进基层管理人员常态化挂职,推荐参加跨板块、跨单位、跨领域实践锻炼,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深化骨干人才系统培养,建立“业务深化培训+任职实干锻炼+持续跟踪培养”三位一体培养模式,配套“项目+”“课题+”等方法,分系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毕业生源头培养,实施“胜利新星”三年基础培养工程,“一人一策”精准培养,对工作表现突出、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毕业生选配到重要岗位使用,加快优秀人才成长步伐。强化石油技术公司员工、基层班站长培养使用。深化技能人才精准培养,实施青年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依托技能创新工作室和实训基地,实施分层分级带徒培养,常态化举办各级职业技能竞赛,落实新“八级工”政策,推进全员岗位练兵,促进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提升人才使用效能。持续优化人才使用机制,为各类人才提供广阔的施展才华平台,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完善人才成长发展机制,统筹推进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人才队伍建设,规范三支队伍职位层级体系,建立了纵向畅通、横向贯通的人才成长通道。聚焦科技创新急需和攻关重点难点,加大页岩油勘探开发、CCUS、新能源等领域高层次专家选聘力度,油田级以上专家、技能大师等高层次人才总量位居集团公司前列。聚焦专家作用发挥,完善形成业务发展牵引,专家人才资源适配,横向部门责任清晰、协同联动,纵向专家一级带动一级、一级辐射一级的专家管理体系。明确专家职位职责,积极搭建作用发挥平台,重点发挥好各级专家在重点难点攻关任务、重要制度文件制修订、重大规划计划编制,以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引进推广等方面的智囊参谋作用。坚持“破四唯”“立新标”并举,创新职称评审、专业技术人才考核、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人才评价体系建设,推进以创新、价值、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主要内容的评价制度,激发人才成长内生动力。

持续激发队伍活力。坚持物质、精神、事业等多重激励,让优秀人才有干头、有甜头、有奔头。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对专家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积极推荐专家参选“两代表一委员”,注重在专家人才中发展党员,常态化开展党委联系专家、组织人事部门联系优秀人才工作,营造爱才惜才敬才良好环境。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落实国家重点实验室单列工资总额政策,建立完善科研人才差异化、精准化薪酬制度,支持对特需引进、核心研发等高层次人才实施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领先型薪酬策略,加快培育科研人才薪酬市场竞争优势。强化持续表彰激励,积极推荐优秀人才参加享受政府特贴人员、中华技能大奖等高层次人才荣誉称号评选,开展优秀青年人才奖、技能大奖等评选表彰,加大对重点领域、基层一线和关键岗位等人才评审支持力度。建立“菜单式”福利制度,从职业发展、生活服务、健康支持等方面提供福利菜单,满足各类人才多层次、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强人才成就感、荣誉感、获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