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河厂突破低渗水井增注难题

      2018年5月,现河采油厂梁11-检1井实施酸化增注。截至目前,已稳定生产59天,日注水量87立方米。

      据了解,梁11-检1井自2010年转注以来共实施增注7次,但开井后油泵压迅速持平,平均有效期仅30天。

      没有增加成本,梁11-检1井低渗酸化能拿到这样的成绩着实不易。成绩的背后,是技术人员大量资料分析、逐井逐点对比、细致计算推演、数次争论分析、技术提升进步的结果,也是这个厂工艺研究所确立“成熟技术向更高效发展”目标的落地。

  常规酸化技术已经基本解决了这各厂I、II类区域增注难题,低渗油藏平均年度措施工作量60井次左右,增加有效注水25万立方米以上。但是部分低渗水井在酸化开井后注水压力升高,增注有效期短。

      今年年初,工艺技术人员把解决低渗水井酸化后注水压力高,保持长效注水列为水井酸化工作的重点方向,对成熟的常规酸化技术再创新、再升级,以求让成熟常规酸化技术更高效、带来更大效益。

       对成熟技术再升级,难度可想而知。就好比让95分的学生再提高5分,远比60分的学生提高10分要难得多。技术人员以问题为导向,创新工艺思路,从普通酸化机理入手、结合储层条件、对现有增注技术配方及施工工序进行深入剖析、科学优化,在不增加酸液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不返排的增注新模式,大大提高了I、II类低渗储层的增注效果,减少了残酸排放量,节约了日常运行成本。

      一个参数的改变,就能带来效果的提升,关键是如何创新、有效地改变施工参数。梁11区块小层多、物性差异大,酸液的波及体积直接决定了施工的效果。技术人员发现,常规酸化采用400型泵车,排量0.2~0.3立方米/分,注入酸液仅能沿着储层物性较好的优势孔道前进,酸液波及范围有限。梁11-检1施工中,技术人员创新采用两台700型泵车,合理提高排量参数,保证了各小层均能进酸,大大提高了酸液波及面积。

      王70-7井根据其储层条件,创新调整施工方式,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目前已开井80天,油压8兆帕,累计增注1700立方米,真正实现了降压增注。

信息来源: 
2018-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