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 油 藏 精 准 号 脉

    人物小传:闫海清,1983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东辛地质所勘探室副主任,2006年7月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毕业,2007年10月调入东辛地质所地质一室。先后承担中石化先导实验项目一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油田科研项目4项,获中石化突出贡献奖两次,油田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两次,油田级其他优秀成果奖11次,获2015年第一届勘探地质专业“金钥匙”比赛二等奖。胜利油田滚动勘探先进个人,今年获得2017年度(第30届)胜利油田刘兴材地学开拓奖一等奖。

    地学开拓奖获得者应该是个头发花白、一脸沧桑、声音低沉的中年男人吧?

    中等个头的闫海清虽然符合了声音低沉、不善言辞的形象勾勒,但35岁的年纪还是很让人意外。谈及工作经历、晋升过程他总是磕磕巴巴,但说到地质知识、勘探技术,他又是那么侃侃而谈。

    纸上得来终觉浅

    “沙二层段要用等高对比法,沙三层段地层厚度不均一,要用相控对比法……”11年前的口诀依然朗朗上口。谈及成绩,闫海清把它归功于地质知识的扎实。

    2006年7月,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毕业的闫海清,来到东辛采油厂。跟大多数大学毕业生一样,他来到当时的采油31队,经历了采油工、注水技术员等岗位的实习,于2007年10月,调入地质所地质一室。

    “本以为专业对口能好好作番贡献,却被现实的一盆冷水浇醒。”虽有这样的体会,但闫海清却是幸运的。他进入地质室的时候,正是东辛厂为期三年的“基础地质年”开局,近200平方米的工作室里,除了原有的地质工作人员,还有从外面聘请来的专家团队,连同闫海清在内的5名地质新手,几乎享受着一对一的导师带徒待遇。

    每天的工作都是从油田顶级地质专家的讲解开始的。他们每天都要看专家们如何一丝不苟地对比一条条起起伏伏的测井曲线。当时闫海清的心思就是多学多掌握,但一轮到自己分析曲线时,总是漏洞百出。“这应该就是老话说的‘纸上谈兵’吧。”经历了几盆现实的“冷水”,闫海清比之前更加清楚了努力的方向——实践。

    白天看专家分析油藏,听导师地层比对讲解,晚上整理心得笔记,回忆比对技巧,列出不懂的问题,第二天把问题学会弄通,把前一天学到的技巧在测井图中一步步验证,闫海清在实践中巩固着日积月累的理论知识,收获着丰硕的果实。

    第二年,在闫海清参与绘制的辛109沙二段构造图中,东辛厂确立了21口新钻井,区块日产油由180吨上升到320吨。

    努力就是方向

    对闫海清来说,探井辛156-斜3很特殊。虽然这是一口没有实施的探井,但却开启了闫海清为油藏精准号脉的信心。

    2009年8月,闫海清从地质一室调入勘探室。“虽说都需要地质知识,但基础地质是精细到每一套单砂体,勘探研究却是宏观方向的把控,就像中医的号脉,更讲究‘手感’。”面对这样一个陌生的工作领域,刚刚起步的他曾经很是低沉失落。

    那年八月份,正赶上油田每年的秋季勘探论证会召开,也是勘探室最忙的时候。室主任把最没有科技含量的工作交给闫海清,分析、整理、录入,大家都加班加点忙碌着,闫海清却连最基础的试油报告也看得很吃力。

    看同事有空的时候请教,瞅主任不忙的时候求助,白天忙着各种问,晚上忙着各种补,虽说秋季论证会很成功,但闫海清却对自己“上气不接下气”的工作状态很自责。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每年两次论证会,一次在春季,一次在秋季,带着对自己的不满,闫海清从冬季开始努力,他除了继续用实践带动学习,还主动向主任汇报为东辛油田沙三段绘制古地貌图的思路,在该图件的基础上,东辛油田沙三段斩获了2口探井。

    2010年8月,地质研究院提出断层切割朵叶体的研究方向,闫海清主动请缨,把自己负责的东辛油田沙三段进行了一次彻底的“翻耕”,精细分析的工区面积有100个足球场那么大。

“砰砰砰”地心跳加速,一向内敛的闫海清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很相似,很相像,地震反射完全匹配。”经历了十几天的没白没黑,闫海清在几道地震剖面上发现了一个朵叶体类型砂体,向主任汇报后真的通过了。“心里可算踏实了。”描述当时的心情,闫海清现在仍记忆犹新。当年的秋季论证会上,在他找到的三个勘探方向中,辛156-斜3井位获得通过。

   脚下的台阶是一次次失败累积起来的

    经验=陷阱。闫海清被经验“骗”了。

    “构造高部位常被视为油气富集区,这绝对是经验之谈。”摩挲着自己的简历,闫海清从中找到两口失败井。

     2009年12月,闫海清结合之前评价部署的盐18-斜21井日增油10吨的效果,在其高部位部署了盐18-斜20井,但效果却出乎意料的差。不久后,他又在老探井发现油斑显示的资料中部署了辛168斜1井,仍然效果平平。

    “每口井都得花钱,除了投资,施工人员的辛苦也太让人心疼了。”接连的失误,给闫海清不小的触动,也让他有了重振精神再精细的动力。“砂砾岩不能只顾高部位,还要辨识扇根位置;浊积岩要注意砂体边界的刻画描述,一定要步步精细。”失败中,他不断反思,也不断寻找新的评价技术。

    2010年到2012年的三年时间,闫海清主要负责中石化先导项目《辛斜451地区沙三段浊积岩体储层描述及产能建设研究》,在此基础上,东辛厂在复杂构造区的岩性油藏评价中,形成了重力流沉积模式指导下的“甜点”储层预测技术,钻探了不少 “明星井”。

    2010年7月,在同是浊积岩、同是沙三段的辛161-斜16井中,闫海清反复分析后,学习引进了利用地震资料提取多种属性分析刻画砂体,大大提升了准确度,这口井投产自喷日产油30吨,累计自喷4年、产油5万吨。

    此后,闫海清通过学习掌握了“甜心”属性、LPM、反演等描述刻画砂体的手段,在此基础上又先后发现完成了辛斜451、辛斜162、辛251、营72-4、辛251-斜6、营544、辛161-斜31、营6-斜60等滚动区块,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失败并不可怕,怕的是一蹶不振、缩手缩脚。看看身后,我们脚下的台阶都是一次次失败累积起来的。”闫海清的自信来自他对地下油藏的热爱,对勘探事业的信心。

    带着这份信心,在效益勘探引领下,在东辛采油厂勘探首席专家李宇志、东辛地质所主管勘探副所长欧浩文的指导下,闫海清带领技术人员转战青西地区地层油藏,打破了30余年的勘探沉寂,总结了地层不整合面精确识别与描述技术,明确了馆陶组及沙三段含油高度及油气富集规律,部署永123井一举获得成功,并因此荣获胜利油田集体二等功和个人二等功。

    万物可以生存生息的原因是大自然的力量,在闫海清的眼中,脚下的地层、油气层都是有生命的,屏气凝神中一定能够号准它们一丝一息的脉动。

信息来源: 
2018-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