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金陵石化公司3号常减压装置技术员毛月正在进行泄漏检测和修复(LDAR)现场巡检。他用防爆手机轻轻一扫标识牌上的二维码,该点位的相关信息便全部展现出来。正是该公司新投用的LDAR数据传输系统,让技术员的检测工作变得轻松便捷。
据悉,该系统是金陵石化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行动的成果之一,是公司根据LDAR工作要求,自主开发的数据传输系统,目前已实现了检测任务分配、现场扫码检测、数据智能传输、漏点报警、维修任务下达、修复、现场复测、统计分析的全过程管控。系统分为LDAR管理平台和数据传输移动应用两部分,管理平台可以实现LDAR全过程闭环管控,数据传输移动应用则能实现检测数据的智能传输。
在检测方式上,该系统建立了常规检测和抽样检测两套LDAR全过程闭环管控流程。常规检测能够实现LDAR检测及修复的全过程管控;抽样检测则是在常规检测的基础上,自定义抽检流程,抽检人员只需携带防爆手机及移动检测设备到现场进行随机抽检。“在4G网络好的地方,手机里的数据自动传输到公司LDAR系统;在无网络的地方,数据保存在防爆手机上,到网络好的地方再自动上传。这样不用人工操作,大大提升了检测工作效率。”炼油一部LDAR管理员周军说。
同时,该公司生产计划部、信息化与计量中心等部门联合建立了标准化LDAR密封信息库,对所有生产装置和罐区的密封点、LDAR组件标识牌逐一建档,完成标准化密封点60多万个,悬挂二维码密封标识牌近5万个,拍摄、编辑组件照片2万余张。现在,检测人员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相关信息一目了然,同时可通过组件照片,查看各密封点的具体位置。此外,该公司还在系统中增加了装置和罐区的检测情况、泄漏修复情况、参数排名等数据统计分析功能,管理人员借此可实时掌握各装置罐区的监测点泄露及修复情况,进一步“锁死”现场漏点。
下一步,金陵石化将通过该系统,摸清全公司易泄漏点的“家底”, 进一步提高公司LDAR管理智能化水平,推进“智能化+环保”建设。
金陵石化大力推进“智能化+环保”建设,结合LDAR工作要求,成功开发投用LDAR数据传输系统,实现了从检测任务分配、现场扫码检测、数据智能传输、漏点报警、维修任务下达、修复、现场复测、统计分析等LDAR全过程管控。公司对所有生产装置和罐区的密封点、LDAR组件标识牌逐一建档,完成标准化密封点60多万个,悬挂二维码密封标识牌近5万个,拍照、编辑组件照片2万余个, 建立了标准化LDAR密封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