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科技成果《深层碳酸盐岩多重介质储渗特征精细描述与气藏高效开发模式及应用》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鉴定,评价认为该成果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评价委员会由罗平亚院士担任主任委员,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南石油大学、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等相关单位参加了本次评价。鉴定委员会通过质询与深入讨论后,认为该成果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岩心连续CT扫描和数字岩心孔隙网络模拟的多重介质储集空间快速、定量、智能识别及精细描述技术和非稳态渗流模拟评价多重介质不同缝洞搭配下的渗流能力及气井产能定量化评价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并建议加速该成果的推广应用。
该成果针对深层超深层非均质多重介质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有利区优选、开发动态特征预测和优化开发等难题,建立了以数字岩心孔隙网络模拟为特色的储层精细定量描述技术、以物理模拟与数值仿真耦合分析为特色的渗流机理描述及动态分析技术、以强水侵气藏治水和强非均质气藏为代表的优化高效开发模式,支撑了不同类型碳酸盐岩气藏的差异化精准施策开发,为四川盆地300亿方大气区的建设贡献了强有力的技术攻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