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辛采油厂产能建设方案编制“换挡提速”

一周内完成四个配套方案和可研报告,钻井费用降低200万元……谈及辛34区块北区产能建设方案的速度、效率和效益,东辛厂地质所副所长吕高峰如数家珍。这份成绩单体现了东辛采油厂产能建设项目的前置管理提速变革。

今年,东辛厂聚焦经营创效能力的持续提升,推动流程再造、数智督导、基层赋能三大创新,把产能建设投资项目“各管一段”的线性推进,优化为“多线并进”协同精算,为产能建设提速提效筑牢保障。

“传统的产能建设项目方案编制,先由地质系统做油藏工程方案,完全就位后,再依次编制钻井、采油、地面等方案,就像‘接力跑’。”吕高峰说。

地质系统提前交底产液量等关键指标,钻井选址、工艺配套、地面油水电网设计便可同步启动,财务计划部则边看方案边算账。东辛厂财务计划部经理于辉说,这套“超前备战”模式,让方案核心内容在井位审核通过前就基本成行,即使审批结果有变化,只需微调就可完善,方案编制提速30%到50%。

“叮!辛109-平侧3井地面工程方案已完成,请进行经济评价。”近日,东辛厂财务计划部业务人员蒋一栋的手机收到一条系统提醒,他立刻综合之前已完成的油藏、钻井、采油等内容对建设方案进行再评价。

蒋一栋提到的系统,是东辛厂引入的新井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它把项目可研编制流程拆成井位审批、设计审批、“三重一大”等23个关键节点,明确责任人和标准耗时,再配上“每日自动报进度、每周专题推进会、每月定计划”的三级督导机制,让项目推进全程可视、可控。

“过去盯进度要挨个打电话,现在系统像‘智能闹钟’,节点一到就预警,跨部门难题还能在每周的联合会上当场解决。”吕高峰说。

今年,东辛厂推行投资优化权限下沉机制,把地面工程方案编制权下放至8个采油管理区,并推出“一区一设计”帮扶机制,为每个管理区配一家专业设计公司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管理部技术人员刘竹说,编制永925地面工程方案时,管理区把2口新井和周边的3口老井一体策划,节省了25%的管线长度,还降低了生产回压和日常管理难度,省钱又好用。

从“接力跑”到“多线并进”,改的是流程,提的是效率,增的是效益。截至目前,东辛厂今年百万吨产能投资较去年同期降幅达26.8%,批复新井数比去年增加17口,完钻井数同比增加23口。

 

 


信息来源: 
202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