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风油田排609区块,通过拉大注汽井距实施控压注汽,日注汽量从541吨降至349吨,油汽比由0.23提升至0.25。在排601区块,技术人员依据温度压力剖面测试结果,卡封高动用井段,对17口老井实施“测试+分段”精准注汽。其中,高轮次井排601-平142井分段转周后,峰值产量从5.6吨提升至8.6吨,阶段增油效果显著。
这正是新春公司以精准注汽挖掘每一吨蒸汽潜力、实现稠油高效开发的缩影。今年以来,新春公司坚持“把最热的汽精准到油层、用最少的汽产更多的油”理念,果断摒弃传统笼统注汽、全井生产的旧模式,创新推行精准注汽新方式,以精准挖掘老区剩余油潜力,有效提升采收率。春风油田实施分段注汽25井次,周期注汽量平均降低195吨,周期产油量提升26.2%,油汽比提高32%。
稠油产量占新春公司总产量的85%以上。春风油田老区油井普遍已进行20多轮次蒸汽吞吐,最高达50多次,稠油热采成本曾一度占到了新春公司总操作成本的70%以上。如今,大部分油井处于高轮次阶段,储层非均质性强及动用不均衡造成汽窜严重,治窜成为提高开发效果的关键。
新春公司深层稀油开发首席专家兼研究中心经理李志鹏介绍:“结合春风油田稠油开发现状,我们以精准注汽为目标,大力推广组合注汽、轮注轮采等转周模式,积极试验固体颗粒堵水封窜,最大程度抑制汽窜,最终实现油井的精准注汽。”
在实践中,我们实施分类治窜工作,对于弱汽窜井以氮气泡沫调剖为主,通过调剖改善吸汽剖面,从而达到改善周期开发效果的目的;对于中等汽窜,以组合吞吐、轮注轮采为主,人为拉大注汽井距,减缓汽窜影响;对于强汽窜井,积极开展固体颗粒封窜试验,其中排612-斜99井组通过固体颗粒封窜,日产油由15吨上升至35吨,含水由94.7%下降至87.5%。
“传统的笼统注汽方式如同‘撒胡椒面’,蒸汽往往沿着高渗层窜流,难以有效波及低渗储层,导致储量动用严重不均。”新春公司党委常委、副经理高志卫介绍道:“现在,我们会根据每口井的动态特征,实施有针对性的精准注汽,更像是对症下药的‘靶向治疗’,通过集中优势热力资源,实现分而治之,让蒸汽与剩余油在地下能够实现精准‘对话’。”
注汽更加精准,注汽量随之减少,分段采油在春风油田成效斐然,高轮次吞吐阶段开发效益得到显著改善。
在提升注汽精准度的同时,新春公司同步实施了从锅炉制汽、管网输汽到井筒注汽的全过程精细“热管理”:在源头对锅炉进行过热与提干改造,提高燃烧效率;在输汽环节采用新工艺新材料进行保干处理,减少热量损耗;在注入环节应用高效隔热管柱,最大限度降低井筒热损失。一套“组合拳”下来,井底蒸汽干度提升6%,为稠油热采稳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精准注汽,新春公司不仅有效遏制了成本上升、产量下降的势头,更实现了“注汽量降、产油量升、开发效益增”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