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利河森林湿地公园深处,现河采油厂六户采油管理区坐落其中。地面之上,湖光水色,秋意正浓,游人或驻足拍摄,或沿廊道漫步;地面之下,黑色的工业油流在管道中奔涌,持续被开采至地面送往各处。
生产区处于旅游区,地上观光旅游、地下高效采油。这幅“井中有景、井在景中”的图景,呈现出油地联手共担国家战略使命的生态画卷。
近年来,油地双方把绿色低碳写入发展战略,摒弃传统“圈地采油”思维,蹚出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新路子。在建园初期,油地双方共同商讨湖面下油水井生产管线布局,对园区12条累计1.5万米的输油管线进行升级改造,运用管道泄漏报警系统,实时监控压力、油量变化,定期检测管道壁厚,为管线穿上层层“铠甲”,有力保障清洁生产。在地下油藏开发的过程中,实施油水井倒休、注采流线调整等措施,实现了效益开发、绿色生产。
油地融合的深度,蕴含在每一个技术革新中,体现在绿色低碳发展上。油田大力推进管线长寿命、短流程、免维护,实现油水井的质量进步、标准提升,让“油不落地”成为现实;“气不上天”借力伴生气净化,变废为宝点亮万家灯火,为生产、生活提供清洁能源;“水不外排”实现采出液全部达标回注,有效保持地层能量;对园区、民居附近油井安装静音抽油机,应用网电、蓄能修井技术,噪声大幅降低,实现“声不扰林”……四大举措如同精密咬合的绿色齿轮,驱动油井从生态“敏感点”蝶变为湿地“风景眼”。
“东营市对公园的科学管理为管理区高效采油提供了安全静谧的环境,现在井美了,树绿了,职工们工作劲头更足了!”站长李永亮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如今的六户采油管理区不仅是油气开发单位,还是东营市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基地。他们通过卡通动漫形式向市民介绍石油的产生及用途、污染物的分类及防治措施、“双碳”目标等知识,倡导大家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共建清洁美丽城市。
2022年,《东营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印发,明确将胜利油田建设“无废油田”作为东营市“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今,越来越多的“绿色标准”“绿色模式”贯穿油地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油地双方正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笔,在“既要绿色发展又要能源安全”时代考题中交出亮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