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四五”故事|314天攻坚,“智绘”新油库

10月14日,在东营原油库东南角的原油计量交接区域施工现场,仪表信号灯不停闪烁,系统蜂鸣声时断时续。我和同事们刚检查完系统送电的稳定性。不久后,胜利原油将会在这里经过精准计量后输往东营商储库。注视着眼前跳动的数字,我的思绪也随之回到了新东营原油库正式投运的那一天,中控室里大家激动的场景。

2022年10月26日,新东营原油库正式投运。中控室操作人员下达首张联控操作票,一体化集控操作系统一键启动,来油缓缓流入管线。望着大屏上稳定的系统数据,大家悬了许久的心终于落地。

这座国内一流的智能绿色油库,是油田绿色发展的具体实践。三年前,作为油气集输总厂信息化主管师,我加入了新东营原油库迁建项目组,墙上的倒计时牌时刻提醒着我们任务紧迫。

我们面对的首个难题便是生产信息化建设的场景刻画,在业务愿景与技术实现之间架设桥梁,给设计院各专业设计提供方向和指导,是确保未来系统“建以致用、精准高效”的核心前提。

2021年11月,总厂领导、信息化首席带领团队白天研讨、晚上梳理、凌晨复盘。我们精心设计的方案却屡屡被推翻。起初我心生不服,认为方案已达顶尖水平,直到领导的一句“国内一流到底是什么样?我们真的达到了吗?”点醒了我。

总厂创新实施“业务同频法”,就是将41套系统按业务功能拆分为15个主模块,各部门按职责参与建设,减少系统与需求偏差,提升开发效率。历经1个月的头脑风暴,我们刻画的9大智能业务场景、66个功能小项写入设计可研报告,顺利通过中石化总部审核,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来不及喘息,更大的挑战就接踵而至。东营原油库需在3个月内完成2158台信息自动化设备、41套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投产。我们打破惯例,提前搭建系统测试实验室,研发自控阀门预检测装置,对501台自控阀门、35台核心服务器进行提前测试,排查问题,为后期联合调试省出时间。

2022年9月21日,全库区送电的消息传来:送电比原计划推迟近1个月。这意味着信息自动化单设备调试时间压缩至原本的三分之一。

我急得嘴上起泡,不断告诉自己: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心里那股劲儿不能松懈!总厂集结了由专家、业务骨干组成的22人团队,加班加点赶进度。

关关难过,关关过。最终,我们将3个月调试时间压缩至40天,完成1328台自控仪表、406台电动阀门、23套自控系统调试,实现4套信息化主系统 2000个点位、41项子系统模块对接测试,同步销项 70余项问题,确保数据采集可靠、控制指令精准。那段时间,在库区内大家每天步数超过4万步。

如今,新东营原油库已成为智能油库标杆,我也成长为油气集输总厂信息工程主任师。回望 314天的攻坚路,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历练,为总厂信息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也让我对未来总厂信息化站库建设更有信心与底气。

(油气集输总厂信息工程主任师)


信息来源: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