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俩月,这支“新兵”队伍何以斩获冠军?

10月15日,东营市第三届应急救援比武练兵竞赛现场传来捷报——应急救援中心代表油田派出的两支队伍,在危化品救援和地震救援项目中,不仅包揽团体一等奖,更将个人项目一等奖收入囊中。

  荣誉的取得,生动诠释了应急救援中心“四季练兵”模式的实战效能。近年来,该中心持续深化“四季练兵”模式,构建起“体能、技能、战术”逐级进阶、“单兵、单元、合成”无缝衔接的常态化练兵体系。

  在“四季练兵”模式中,体能训练、辖区预案、器材操法训练贯穿全年,成为基本功。其他训练内容则根据季节特点动态调整,形成四个阶段循环。第一阶段是“冬藏”积蓄沉淀、蓄势赋能,开展以单兵基础操法为主的百日练兵活动,通过练兵活动来增强体能储备;第二阶段“春播”找准航向、扎实培训,进行单兵基础操法、作战单元操法巩固提升训练,通过组织百日练兵考核,根据考核成绩进行查缺补训;第三阶段“夏耕”真打实备、夯实能力,开展作战单元操法、救援站训练操法,中心层面组织开展基本功对抗赛来检验和巩固训练成果;第四阶段“秋收”比武练兵、考核验收,进行操法应用、实战模拟训练为主的比武练兵竞赛活动。

  基本功对抗赛作为每季度的“标配”,今年已举办4期,累计吸引550余名指战员参与。比赛涵盖地震破拆、水域救生、危化品处置、高层攻坚救援等领域的15个科目,对从单兵技能到协同作战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测试。

  今年7月,一场代号“胜利使命·利刃出鞘2025”的48小时跨区域防汛拉练在酷暑中打响。灾情模拟特大暴雨袭击,短时间强降雨导致东营市部分油田生产区域和居民小区发生严重内涝,并有群众被困。中心13个救援站高效协同,完成跨区域抢险任务,展现出扎实的实战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参加东营市第三届应急救援比武练兵竞赛危化品救援项目的队伍,是由10名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应届毕业生组成。两个月前,这批毕业生作为一批“新生数据”被输入系统。

  “我们采用分阶段训练法,先夯实基础,再打磨细节,最后锤炼心态。”集训队教练杨峰说。

  中心采用“老中青”搭配的“尖刀班”模式,由“5名教练+1名保障”组成专业团队,为他们定制“科学分层、循序渐进”的集训方案。技术教学遵循由简到繁,体能训练聚焦基础储备,理论学习推行“两天一考”。这批毕业生在此期间完成了1000多道理论题、8个高难度项目的训练,最终实现“新手”到冠军的蜕变。

  “正是这种日复一日的体系化锤炼,让新兵老将都能在关键时刻顶得上去。”应急救援中心副经理崔永安说。

  今年5月,该中心作为全省唯一一支企业地震救援专业队,在山东省地震救援跨区域实战演练中与“国家队”同场竞技,展现出“胜利力量”的专业风采。

  真正的考验来自实战。8月21日,该中心50余名指战员千里驰援内蒙古哈素海。面对满目疮痍的灾区和远超汛限水位的排涝压力,他们昼夜奋战,连续作业11天,累计排水342.1万立方米,在灾情一线践行了“战必胜”的誓言。

  截至10月中旬,该中心共接处警921起,成功救助38人,挽回经济损失约2.7亿元。


信息来源: 
202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