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在山东省立医院的采集室内,随着血袋缓缓鼓起,临盘采油厂员工王悦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这袋承载生命希望的“火种”于当晚紧急送往广东,为远方的血液病患者带去重生的希望。
今年50岁的王悦于2013年加入中华骨髓库,十余年间坚持参与无偿献血,累计献血量已达6000余毫升。“每当收到医院短信告知我的血液用于救助病人时,就会觉得特别高兴。”王悦说。
今年7月,中华骨髓库传来的一则消息打破了王悦的平静生活——他与广东一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希望能够帮到他,毕竟关系到一个生命。”王悦回忆,在等待体检结果的日子里,他时刻牵挂配型后续进展,直到收到“全部合格”的通知,才彻底放心。
据了解,随着年龄增长,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窗口期会逐渐收窄。此次配型成功让王悦格外珍惜。“我好像一直盼着这个事,想为救人尽一份力。”
10月23日的采集过程中,王悦的血液通过体外循环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其余成分则回输至王悦体内,整个过程持续了三个小时。面对这场被众人称作“义举”的捐献,他始终保持平静心态:“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能救人就行。”
据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是目前大部分恶性血液病唯一的治愈手段。然而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概率极低,非亲缘之间的成功配型概率更是数十万分之一的奇迹。
作为东营区第1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王悦用此次跨越千里的捐献行动生动诠释了大爱无疆的公益精神。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王悦的捐献事迹为典型,积极呼吁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志愿者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