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发采油管理区义81区块“先注后采”增油稳产

今年以来,面对被称为“磨刀石”的特低渗透油藏,石油开发中心胜发采油管理区通过技术思路革新,在义81区块成功实践“先增压注水后投产”开发模式,有效破解了“注不进、采不出”的开发困局,实现增油稳产。

  义81区块油藏埋深达3200米,渗透率仅8.1毫达西,平均孔隙度17%,单层厚度仅1.0米,天然能量不足,被技术人员比喻为“磨刀石上采石油”。以往常规注水开发方式难以有效补充地层能量,长期面临“注不进、采不出”的困境。

  面对这一难题,管理区技术团队转变开发理念,将传统的“先采后补”调整为“先注后采”,让地层先蓄能再生产。3口注水井率先实施超前转注,日注水量达600立方米,半年累计注水14.5万立方米,使地层压力系数提升至1.5,实现了从被动补能向主动构建驱替系统的关键转变。

  “这一模式相当于在储层中人工构建高效渗流通道,确保注入水沿裂缝精准扩展储层,形成有效驱替,从根本上解决能量补充难题。”管理区油气开发主任师王建国介绍。

  今年3月,该区块5口新井同步压裂投产。得益于前期充分注水蓄能,井底流压保持稳定,新井提前见产,初期单井日产量达6.5吨,远超方案预期的4.2吨。截至目前,5口新井累计增油4799吨,日产油量增加32.6吨,自然递减率下降近35%,整体保持良好稳产态势。

  “尽管新模式前期投入有所增加,但凭借产量与采收率的显著提升,投资回收期将大幅缩短。”管理区经理郑国鑫以数据对比说明:传统开发模式下,单井初期日产量平均仅2.8吨,而新模式下单井日产量提升至6.5吨,投入产出比持续优化。


信息来源: 
202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