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晚上七点半,油田党校(培训中心)知行楼404教室内,一场研讨正热烈开展。油气井下作业中心20余名基层经理围坐在一起,围绕“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落地难点”“井下作业系统典型督查问题复盘”等具体问题,拆解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难题。
这并非普通的课后讨论,而是该中心“基层正职履职能力提升专项培训”的核心环节之一,更是中心通过精准培训激活基层正职管理效能、破解履职难题的生动实践。
“白天新学的知识点,晚上就能结合作业区的实际进行讨论,理论知识更加具象化,思路一下子就清晰了。”东辛作业区经理王川坦言。
油气井下作业中心管理着上万名员工,50余名基层正职是连接公司决策与一线执行的“关键枢纽”。
中心副总政工师兼人力资源(组织)部经理梁勇说,智能化作业设备普及需要适配新的管理模式,人员精简后人均工作量增加,安全生产、队伍稳定、经营效益等多重压力叠加,再靠老办法根本解不了新难题,必须通过科学培训帮助基层管理人员补短板、强能力。
在前期调研中,中心党委精准捕捉到基层管理的共性痛点:党建与业务融合深度不够,不知如何将组织优势转化为生产效能;合规管理浮于表面,井场风险管控缺乏具体抓手;员工健康管理落地难,倒班制度与健康需求适配性不足……这些痛点,成为此次培训的“靶向治疗”目标。
“如果书记和经理混在一起上课,讲的内容要么对书记不适用,要么对经理不适用,效果大打折扣。”基于这一判断,此次培训打破传统“大锅饭”模式,创新采用“分班授课+差异化赋能”机制,针对基层正职的不同岗位职责精准设计课程体系。
“书记要更全面,经理要更专业。”油田副总工程师兼油气井下作业中心党委书记王琦在谋划课程时强调。书记班聚焦软实力提升,开设员工心理健康疏导、公共突发事件应对、新时代群众工作方法等课程,重点破解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难题;经理班侧重硬指标攻坚,围绕生产运行优化、人力资源精准配置、经营单元效益提升等内容,强化业务管理能力。
“课程非常实用,从宏观经济学理论到员工健康管理实践,不仅提升了我们的认知水平和系统思维能力,还强化了决策能力,让我们能站在更高维度抓管理、带队伍。”胜采作业区党委书记韩志辉的培训感悟,道出了不少参训干部的心声。
培训不止于学,更在于“评”与“改”。每期培训的最后一天下午,“抓党建、抓QHSE双述职”评议会都会同步开展——新提拔干部、生产业绩暂时落后单位的负责人必须上台述职,既讲成绩更谈问题,接受专家点评。
“评议的核心不是挑错、批评,而是帮促、提升。”梁勇介绍。截至目前,参训干部已梳理出37项工作难题,形成22条可落地的改进措施。
此次“精准培训+靶向评议”的“训评联动”实践,并非单点尝试,而是油气井下作业中心近年来构建“基层履职赋能体系”的重要一环。目前,中心已逐步完善“分层培训、精准考评、长效赋能”三大机制,培训覆盖率达95%。
“接下来会针对干部履职中的新问题动态调整培训内容,同时建立训后跟踪机制,通过定期回访和成果晾晒,确保学习成效真正转化为推动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实际动能。”梁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