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采厂立杆“神器”实现高风险作业减量降级

“立杆作业风险直降,单人操作精度可达厘米级!”近日,在胜利采油厂高风险作业减量降级推介会上,由技术管理部信息工程主管鄂敬天指挥演示的多功能立杆万向臂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这项创新技术通过机械化精准操作,将以往需要3至4人近距离配合的立杆作业,转变为1人远程操控机械臂完成,显著降低了人员砸伤风险,成为“机械换人”、高风险作业减量降级的成功案例。

  油田信息化建设中的通信杆立杆作业,长期依赖吊车。但在复杂地形中,吊车往往通行困难,易导致工期延误。加之吊装本身属高风险作业,现场安全管理难度大,操作风险高。“以往人员需近距离辅助,定位困难,且吊车单点起吊易导致杆体晃动、倾倒。人员在协调吊车的同时还需防范杆体坠落,安全隐患突出。”胜利采油厂安全QHSE(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部经理杨文涛介绍。

  针对这一难题,胜利采油厂技术团队展开攻关。研发负责人、副总工程师兼技术管理部经理薛云利表示,万向臂以“液压固定加万向调节”为核心,实现三大突破。

  它打破了传统依赖吊车进行立杆的固定模式,采用“机械臂+挖掘机”组合,利用挖掘机履带适应低洼、泥泞等吊车难以进入的地形,拓展了应用范围。同时,以机械臂为载体,消除吊车钢丝绳、单点吊装等风险,集成智能调垂系统,操作人员通过手柄式操作台即可精准控制臂体方向与位置,精度达厘米级;实现了抓取、转向、固定一体化操作,将作业时间从40分钟大幅缩短至7分钟。

  该技术使立杆作业从“人抬肩扛”转向“机械操控”,操作更简便;通过机械臂稳定夹持与液压支撑,现场作业人员减少,杆体倾倒风险基本消除,创下“零失控”安全纪录。“现在操作就像控制‘机械手’,落杆无需人员靠近,人力需求减半,立杆更精准省时,安全系数大大提高。”胜利采油厂采油管理四区作业监督李大鹏说。

  目前,该技术已在胜利采油厂全面推广。“万向臂既解决了安全难题,也探索出‘单人精准化+设备轻量化’的高风险作业新模式,为油田作业减量降级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薛云利说。


信息来源: 
202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