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动力革新推动页岩油压裂节能降耗

9月2日,在利页203井页岩油压裂施工现场,曾经的柴油罐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撬装式移动变电站。

  页岩油压裂需要将压裂液、石英砂挤入致密地层,一台压裂设备所需的瞬时功率可以驱动约50辆家用轿车。以往,压裂作业长期依赖柴油驱动,不仅能耗高、成本也居高不下。油田推进柴驱改电驱,实现了“以油提油”到“以电提油”的转变,耗能更低、效率更高、费用更省,为降本增效奠定基础。

  电力分公司副经理姚继荣介绍,公司组建页岩油电力保障运行工作专班,将每口井的电力保障视作系统工程推进,为页岩油压裂提供源源动力。

  他们绘制《页岩油开发与电网融合布局图》,通过实地勘察、数据整合等方式,不断完善地理图的细节与准确性,为电力配套工程方案制定、资源合理调配等工作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页岩油电力保障工程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技术较劲的攻坚战。压裂过程功率大,对电力保障要求高,普遍采用110千伏高压电。但页岩油井往往地处偏远,新建配套变电站动辄需要一两年时间,电驱压裂的临时性用电特点,还会造成资源浪费。

  电力分公司推行“以撬代站”,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智能撬装变电站为压裂装备供能,能够降低投资、缩短建设周期。电力技术人员还创新电缆埋设工艺,成功解决外皮易脱落难题,将电缆循环利用次数从3次提升至7次,进一步降低开发成本。在丰页9号台,仅用7天便完成了安装、试验、电缆铺设、调试等工作,为电驱压裂顺利施工打下基础。

  峰电与谷电,价格相差3倍多。油田根据电驱压裂用电时段可调特点,精准制定用电策略,采用柔性生产模式,多用谷电、平价电开展压裂施工,多应用新能源绿电,推动生产从“高成本、高能耗”向“低碳效益”转变。

  压裂施工期间,电力员工24小时值班值守,定时巡线检查,确保供电安全可靠。截至目前,油田已有63口页岩油井采用电驱压裂,供电可靠性达100%。

  电力分公司经理刘玉林表示,将持续跟进油田页岩油开发部署,做精“一洼一策”电力保障方案,打造全场景服务体系,优化清洁能源替代保供,为页岩油清洁开发、提质增效作出电力贡献。


信息来源: 
202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