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才铺路 为发展赋能

 “我们刚入职就了解了今后的成长方向,厂里定制的培养方案让我们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孤东采油厂2023届员工张宇彤感慨道。

  近年来,孤东厂党委通过构建人才培养责任、人才流动内循环、人才流动外循环“三个体系”,建强领军、训战、“墩苗”“三个阵地”,坚持鲜明多维度的选用导向、鲜明严尺度的考核导向、鲜明有温度的激励导向“三个导向”的“3+3+3”人才培养模式,为采油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三个体系”让人才“站得稳、走得远”

  为实现人才精准培养,采油厂党委牵头对16个领域63个专业的人才逐一“画像”,编制《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明确“采油厂党委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业务部门管业务管人才、基层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的四级责任链。

  “采油厂党委坚定践行人才强企战略,统筹优化资源,搭建竞技平台,拓展成长路径,实施多元化、全链条综合培养,让员工想干事有机会、能干事有舞台,干成事有回报。”孤东采油厂党委书记、副厂长朱绪凤说。

  人才“流动”起来才有活力。打破“部门壁垒”,构建“内循环+外循环”双驱动机制。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推进基层、机关立体培养,跨岗位、跨专业复合锻炼,24名优秀干部通过跨单位挂职、跨岗锻炼脱颖而出,近三年为油田机关部室输送11名优秀人才。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双向发力,为全员培训创造条件。今年以来,开办“专家讲堂”6期,邀请油田高级专家、采油厂首席专家对油藏开发、采油工程、化学驱、地面工程、安全环保、基层党建等领域的353名管理及专业技术骨干进行针对性授课,进一步夯实业务根基。并积极推荐优秀人才到油田机关、兄弟单位挂职锻炼。“内外结合”的培养方式,打破了部门界限,实现了人才在更大范围内的流动。

  “三个阵地”让人才“练得实、长得快”

  近日,孤东厂举办第一届“技耀孤东”岗位练兵比武。来自各基层单位的150名采油工和60名集输工以“全员盲抽+基层推荐”的形式参与了理论知识会考、团队实操对抗等项目的角逐。

  为有效提升员工素能,孤东厂积极搭建技能成才平台,充分发挥领军创新工作室阵地作用和高技能人才专业特长,打造“线上+线下”训战阵地。今年以来,已举办区域性培训班和采油厂内部培训班60次,组织“一线解难题、技术带技能”活动11次,开办“赋能云直播”6期,促进了队伍岗位素质能力有效提升。

  “只要有为就会有位。”2020年入职的张茹,如今已从一名懵懂的技术员成长为采油管理三区油气开发主管师。这正是得益于采油厂量身定制的“四期”递进培养机制。

  厂里为高校毕业生搭建了“墩苗”阵地,将成长周期细化为衔接期、见习期、成长期、成熟期,配套“双导师”带徒、轮岗实训、“项目+人才”等举措,帮助青年快速融入、加速成才。

  “三个导向”让人才“干得欢、留得久”

  “采油厂考虑得这么周全,配套设施又这么好,孩子在这儿工作,我们一百个支持!”2025届新入职员工何逸菲的父亲说。

  为了让人才留得住、干得好,孤东厂用真心换真情,高质量建设“智汇”人才公寓,组织素质拓展、青年联谊和同吃年夜饭等活动,进一步激发青年人才的认同感、归属感。

  不仅如此,孤东厂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制定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办法,深入推进管理、技术人员评价考核体系化、精准化。修订高技能岗位考核标准,确保高技能人才始终保持主动干事、履职尽责的劲头。同时,打破论资排辈的旧观念,统筹用好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干部人才,选拔的基层管理及相应专业技术人员中“80后” 占比36%、基层占比65%,石油技术公司员工2人,逐步形成了老中青合力搭配、性格能力互补互促的良好态势。

  “我们将继续深化‘选、育、管、用、留’全链条机制,以更开放的平台让人才‘竞相涌现’,以更务实的举措让人才‘扎根结果’,以更鲜明的导向让人才‘活力迸发’,为采油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孤东采油厂厂长、党委副书记刘洪伟说。


信息来源: 
2025-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