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窜堵调新技术为CCUS区块稳产提供保障

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近日完成油田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区樊142-1-4井的气窜堵调施工。目前,该井日注二氧化碳30吨,油压34.7兆帕,较措施前提高4.5兆帕,与之对应的气窜井恢复平稳生产。目前该项技术已成功实施7井次,有效降低了油井气窜风险。

  目前,部分CCUS试验区块出现气窜情况,为解决这一生产问题,技术人员从窜流特征分析、技术对策制定、配套体系研发、矿场应用四个方面展开攻关与应用,明确低渗油藏窜流特点,揭示低渗油藏窜流规律,制定窜流井分级调控技术对策,配套完善了分级调控体系。

  樊142-1-4井位于纯梁厂高89块,此前存在明显气窜现象,影响了注采效率和气体驱替效果。针对气窜通道明确、窜流强度大的特点,技术人员研发应用了低成本高效堵调体系。本次施工累计注入堵调体系达800立方米,后续跟踪效果表明,该堵调体系对窜流通道封堵持续有效,且具有流场重构作用。


信息来源: 
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