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同题共答的“考卷”

  环保停工、安全检修、一次开车成功……这是三伏天,3000余名人员奋战64天交出的优异答卷。

  2025年的石化总厂装置大检修,被列为油田“三大重点工程”之首。检修工作启动前,油田领导孙永壮要求集全油田之力抓好石化总厂大检修。集结令一发出,油田上下闻令而动,科学统筹集聚资源,为大检修提供强有力支撑。

  “从来没有哪一次检修能够像这次一样,集合这么多家单位、这么多人力,所有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拼搏奉献。”石化总厂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孙振起感触颇深。

  这场大检修,既是对装置的一次深度“体检”,也是对油田全员能力作风的一次考验。

  正如油田领导杨勇(总经理)所说:“这次石化总厂大检修不是一个人的最强大脑,而是一个集体的智慧力量。”

  把每一天都当成决战

  “心中有数了吗?”

  “有数了!”

  时隔两个月,石化总厂炼化节能技术专家、炼油一部经理李云清晰记得油田领导杨勇(总经理)在石化总厂集控中心213会议室组织油田级停工方案桌面推演时的询问。

  一个问得关切,一个答得自信,信任和底气就隐含在这一问一答之间。

  大检修共涉及方案52项,当无数次桌面推演过后,每一个步骤都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

  对油田而言,2025年石化总厂装置大检修无异于一场“过关大考”。

  “检修任务极为艰巨,安全环保检修压力极大,高温多雨给检修带来极大考验。”在石化总厂装置大检修动员会上,油田石油炼制工艺技术高级专家、石化总厂厂长谷月刚用三个“极”字强调了大检修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此次大检修范围覆盖14套主要生产装置、31大项常规检修项目,以及13项同步投资项目,旨在通过透彻“体检”,消除安全隐患,提升胜利原油“分储分输分炼”能力和特油产能。

  “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把每一天都当成决战。”油田领导作出明确要求。

  油田成立检修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油田、石化总厂两级检修工作专班。2月13日,油田召开大检修启动会,制定《大检修前期工作运行表》,以每日专班会、每周例会的运行模式推进检修准备工作运行。

  “看似只是提前了几个月,实际上准备工作早在四年前那次大检修开车的一刻就开始了。”生产运行管理中心高级主管李绍文介绍说:“如果把大检修看作一场马拉松,这两个月的正式检修才是长跑真正进入冲刺阶段。”

  “有他们在,我们更踏实”

  石化总厂集控中心二楼会议室,可以同时容纳十几个人办公,但是在大检修期间,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空城计”。

  这里是油田大检修工作专班的临时办公室。

  “一直都在现场巡检,只有中午在这里稍微休息一下。”李绍文说。

  由12家油田机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大检修工作专班,于6月4日正式入驻石化总厂。每个部门每日派1名业务人员驻厂值守,参加日运行会,掌握大检修现场施工进度,及时协调解决检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专业指导。

  安全环保督查中心主管岳伟的办公桌抽屉里叠了厚厚一沓A4纸,每页纸上都记录着他当天安全巡检查出的问题。岳伟几乎每天都在装置区各处穿梭,指导开展的临时用电、脚手架作业、吊装作业等专项提升工作,让典型类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和工作专班一起奔赴检修现场的还有12家直属单位。应急救援中心制订了104项检修应急处置方案,开展了百余次桌面推演和70余轮次的实战演练,检修期间每日动态调整消防设施布控点,关键节点和重要装置区确保24小时守护。

  机关管理服务中心为参检人员提供了10处集中饮水点和5个移动卫生间。运输分公司调整17台班车为全周七天运行,并新增早晚5台班车。物资管理配送中心为大检修开通“绿色通道”,执行“订单不隔日”机制,随报随签。检修过程中,往复式压缩机改造项目急需的2700米计算机电缆,仅用12天就配送到货,创下了电缆大类物料配送最短周期纪录。

  “有他们在,我们更踏实。”油田炼化工程首席专家,石化总厂党委书记、副厂长崔国居由衷地说。

  检修模式的“更新换代”

  2.3平方公里的石化总厂厂区内,一圈圈绿色围栏将装置检修区划分为一个个“网格”。网格既是“硬隔离”,也是“软管理”。

  它们将装置区化整为零,设立门禁,明确活动空间,方便物料管理,降低安全风险;同时将安全环保质量管理责任融进网格,建立8个一级网格、14个二级网格、92个三级网格,形成“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责任网格,每个人都明晰自己应该干什么、怎么干。

  “网格化管理模式在正建设的东营原油商业储备项目中得到大规模应用,其管理模式完整移植到石化总厂大检修中。2518片栅栏也从东营原油商业储备项目调剂到了石化总厂检修现场,用于硬隔离。”崔国居说。

  两次大检修间隔四年,但检修模式的迭代升级不仅仅是网格化管理。

  油田工作专班首次全天候入驻石化总厂,为大检修提供专业帮扶、协调统筹;引入12套撬装式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首次实现全流程密闭吹扫;通过提升预制深度减少现场动火作业、采用“地面预制+整体吊装”减少高空作业频次等举措,从源头减少高风险作业量4073项。

  检修中的科技加持随处可见。首次引进安工院检维修智慧监管平台,全过程收集、分析作业过程影像,实现监管信息可视化;应用“废水废气在线监测”“硫化氢在线监测”等智能模块,实时监测检修过程中的环保指标;采用红外线等新技术检测装置气密性,再微小的泄漏点也无处可藏。

  “大检修组织运行模式的创新提升,为今后油田大型工程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油田副总工程师兼生产运行管理中心经理荆波这样评价。


信息来源: 
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