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地面管线管理迈向系统化、精细化、数字化新阶段。8月28日,油田正式成立地面管线管理工作专班(以下简称专班),系统提升地面管线管理能力,统筹推进注采输地面管线全生命周期管理。
当前,油田地面管线由各单位自行管理,存在统筹不足、数据共享不畅等问题。成立专班后,将统一制定油田管线管理制度与标准规范,强化宏观指导与现场监管,切实提升地面管线管理的科学性、信息化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专班核心职责包括统筹规划与设计管理,管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与攻关,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转型,施工全过程监管,治理方案审查与资金保障,全生命周期QHSE(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标准制定与培训宣传贯彻,运行调度与应急响应,资产退役与报废处置。
专班采用“领导小组+专家小组+专班办公室”的组织模式。领导小组由油田领导担任组长,专家小组由多位油田技术专家组成,提供决策咨询与技术支撑。专班办公室设在工程技术管理中心,负责日常协调、机制建设和督导落实。下设工艺技术、安环质检、资金保障、施工建设、应急处置、数智提升、资产管理等7个工作组,按业务领域分工负责、协同推进。
为确保专班高效运行,各工作组全面推动任务落实与协同管理。强化职责分工,制定详细运行计划,以“挂图作战、按表推进”的方式有序推动各项工作;促进跨单位、跨专业协同联动,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实现统筹协调的一体化运作;系统梳理和集成油田现有技术成果、管理经验及制度体系,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规范,持续提升管线管理的标准化水平。
各油气开发单位及油气集输总厂作为管线管理责任主体,须参照油田模式成立本单位管线管理工作专班,由主要领导负责,并报送备案。同时,建立健全项目化运行机制,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强化过程质量监督,确保管线工程建设质量与管理实效。
此外,油田将实施常态化例会制度,各单位须按月、季、年周期报送工作进展与典型做法,由专班办公室汇总呈报。专班将着力固化典型经验,实现安全、环保、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