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中伏天。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94岁的黄毅胜脸上。
听到“抗战”二字,老人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他缓缓直起佝偻的背,思绪飘回到硝烟年代。13岁,少年时的黄毅胜就开始了他的战地医护生涯。在阴暗潮湿的山洞里,他每天给伤员送饭、擦洗、换药。战斗激烈时,他在炮火中爬行,把伤员一个个抬下火线。“子弹嗖嗖地从头顶飞过,但我从不害怕,就想着能多救一个算一个。”
战争的残酷,刻骨铭心。和他一起参军的10个伙伴,第一场战斗中就牺牲了8个。“一说到战友,他就控制不住情绪。”女儿黄新育赶紧过来帮他擦眼泪。
大大小小数十次战斗,都深深烙在他的记忆里。从看护员到护士,再到主刀医生,黄毅胜在战场上救过无数伤员。
“听党话、跟党走”。这是他对年轻人说得最多的话,每个字都重如千钧。1976年,黄毅胜转业到胜利油田,和同事们一砖一瓦地建起了烟台疗养院。
老人说:“这辈子没拿枪打过鬼子,始终觉得有些遗憾。”可他手中那把救死扶伤的手术刀,早已成为他最锋利的武器。
黄毅胜
1931年8月生于山东蓬莱。1943年任儿童团长,参与站岗放哨、传递情报。1945年7月入伍,194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看护员、护士、卫生员、外科医生。参加过狮子山战役、莱阳保卫战等诸多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军队医疗系统任职,1976年转业至胜利油田,1982年任烟台疗养院医务主任,1991年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