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目前正加快天然气业务布局优化,推进实施“天然气增产增效”和“天然气管网贯通”工程,计划利用三年时间解决天然气产用不平衡矛盾。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围绕天然气增产增效,油田制订了9个零散气资源优化方案,目前正在推进河口、陈庄等区域零散气资源优化的6个方案,预计全年可优化零散气资源7000余万立方米。
围绕天然气管网贯通,油田规划以南北和东西两个方向为主,沿南北方向,更新孤东广天然气管道,改造沿线处理站场,连通小清河以南油区,实现油区南北全贯通、管道沿线零隐患;沿东西方向,向西连通滨南区域,完善供气通道,实现滨南稠油注汽用气区域全覆盖,提升自产气保供能力;向东论证连通油田管网与永21储气库,促进储气库高效利用。
油田发展规划部副经理胡金涛表示,管网布局完善后,油田零散气销售点与管网布局、用气区域将叠合构建“一张图”,有效提升天然气增效创效能力。
早在2023年,油田就对天然气业务进行了摸排,发现存在天然气产用不平衡、管网覆盖不完善、主干管网老化三大矛盾。
从产用分布看,黄河以北及垦利等区域产气多、用气少,富余量大;东营南部、滨南等区域产气少、用气多,缺口明显。从管网情况看,新增产气区域分散,多以零散气形式销售,需优化接入管网统筹利用或直接替代外购气,提升天然气价值。同时,油田主干管道穿越垦利、东营中心城区,高后果区多、运行风险高、监管难度大。
去年年底,油田对天然气业务作出规划部署,按照“合作共赢、融合发展”思路,通过“油田+地方”管网资源共享,构建“南北贯通、东西辐射”的天然气管网,实现生产区域全覆盖,形成天然气资源互联池,全面支撑原油开发降本增效。
今年1月,油田下发区域资源优化实施意见,4月,成立轻烃与天然气管理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推动开展天然气优化工作。
“总体目标是,通过持续优化挖潜解决油田天然气产用不平衡矛盾,实现天然气‘零外购’,达到天然气生产经营效益最大化,有力支撑油田效益开发,促进油田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稳健有力。”胡金涛说。
据了解,随着页岩油勘探开发不断深入,油田天然气总产量将逐步增加。通过管网完善、零散气创效等重点工作,2025年,油田计划替代外购气1.1亿立方米,较2022年累计节约购气成本5亿元,到2026年实现外购气全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