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4项成果入选能源电力行业高价值专利及技术成果转化典型案例

中国能源研究会科技成果转化与专利评价工作委员会日前发布第三届能源电力行业高价值专利及技术成果转化典型案例,油田有4项成果入选。

其中,由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申报的“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成果和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申报的“一种水气交替注入管柱及操作方法”成果入选高价值专利及技术成果转化典型案例类;由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申报的“一种微生物驱油用缓释激活剂体系研究”和“一种体积压裂水平井开采页岩油的方法”等成果入选高价值专利(技术)成果类。

针对高含水老油田如何进一步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难题,勘探开发研究院通过多年攻关,发明了具有调驱一体化功能的粘弹性颗粒驱油剂。以该专利成果为主剂构筑的非均相复合驱技术在中国石化孤岛中一区Ng3聚合物驱后油藏首次应用,提高采收率8.5个百分点,最终采收率达63.6%。2024年该专利以技术许可的方式实现成果转化,目前已在胜利、河南、华北、江汉等多个油田开展工业推广应用,降水增油效果显著,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中,井下注气是重要一环。目前气驱注入方式主要为笼统注气,这种注气方式存在易突破、驱替效率低等问题。“一种水气交替注入管柱及操作方法”通过管柱和关键工具设计,提高了注入管柱气密封能力,降低了封隔器解封难度,现场实施30余井次。

“一种微生物驱油用缓释激活剂体系研究”成果通过将激活剂包埋技术协同生物控制技术有机结合实现了激活剂在油藏深部的可控释放,保证了激活剂的高效利用,有效作用剩余油,从而大幅度提升微生物驱油效果,为油田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一种体积压裂水平井开采页岩油的方法”成果首创了陆相断陷湖盆型页岩油“强化起裂—扩展—支撑”为核心的强化体积改造压裂技术体系,实现了页岩油压裂技术突破,为保障油田产量稳定和国家能源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信息来源: 
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