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什么学什么 缺什么补什么

  7月25日,时隔半年,鲁胜公司科研所技术人员冯莹再次斩获公司油藏动态分析竞赛金奖。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专业能力的肯定,更是鲁胜公司开展“三个最强”全员练兵的成效体现。

  从生产现场的实操练兵到管控中心的数字协同,从管理岗位的随机抽考到技术分析的竞赛比武,鲁胜公司坚持“全员练兵、实战砺兵、素能强兵”,打造“训战结合、以战促训”练兵体系,在真练实战中锤炼过硬本领。

  靶向施策打造“最强管理”硬核

  如今,每周一晨会已成为鲁胜公司基层管理人员的“练兵场”,通过“现场实战”推动管理能力迭代升级。

  8月11日晨会,当大屏幕随机定格在“12号题”时,被抽到回答问题的鲁源采油管理区经理高振立即起身。他结合管理区实际,从合同条款审查、结算数量确认等维度,就“超合同结算风险防控”进行实例分析,获得评委一致认可。

  这种随机抽题、抽人员的“双盲抽”练兵,鲁胜公司已开展8期,近60名基层管理人员参与其中。

  “打造‘最强管理’队伍,关键在提升实战能力。”鲁胜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孙伟在部署“最强管理”练兵时强调,必须让每名管理者都成为党建工作的明白人、经营管理的内行人、攻坚啃硬的带头人。

  为此,鲁胜公司组织机关部门围绕分管工作,结合内审外查出现的问题,从党建政工、经营管理、安全环保、依法合规等五个领域,编写90余个管理方面的实战案例。与此同时,领导班子成员、专业部门负责人组成评审团,现场点评,提升管理人员实战成效。

  数智赋能培育“最强分析”尖兵

  8月6日上午,鲁胜公司区域注采管控中心上演了一场“数字大脑”协同作战。

  系统模拟胜311-32井电流异常报警的情况,注采管控岗员工立即调取近期电流曲线、温度压力曲线,并将异常信息通过岗位应用系统推送至工程技术岗和单元管理岗员工,同步开展工程分析和地质分析,确定是抽油杆断脱导致的问题发生。在油井现场,油水井管理岗团队用公司自主研发的人工举升装置,进行现场检测,核实原因并抢修。

  这是依托于生产指挥系统和岗位应用系统,该公司推行的内外操一体化联动练兵模式。“这种协同作战模式,让我们异常处置提速40%以上。”公司区域注采管控中心负责人宋晓远表示。他们在4个管理区推广这种练兵模式。

  为持续提升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他们还开展“最强分析”油藏管理岗全员练兵,通过“日答题、周学习、月分析、季竞赛”等形式,持续提升员工分析能力。

  滨541井区属于滨509区块滚动扩边区域,但由于油藏认识不清,已近15年未开辟新增储量。技术人员集智聚力,油藏、工艺和工程协同发力,锁定有利含油区,部署3口滚动评价井,并突破“砂患”困局,新增动用储量80万吨。

  技术人员实现了从“会分析”到“精分析”的跨越,公司措施有效率提升至79.9%。

  现场淬炼锻造“最强操作”铁军

  “停!取样阀门安装必须遵循‘低进高出’原则。”7月9日,在鲁胜公司鲁丰采油管理区尚2-49井场,油田技能大师张延辉现场示范,手把手指导员工完成“更换井口取样阀门”的标准操作流程。

  今年以来,鲁胜公司组建以油田技能大师张延辉为核心的高技能人才团队,采取“沉浸式指导+穿透式帮扶”模式,为基层一线员工精准赋能。他们采取示范讲解、跟班指导、实操演练、即时纠偏、复盘提升“五步教学法”,促进“最强操作”在岗位练、在现场比。截至目前,该团队开展现场帮扶14场次,纠正员工不规范操作行为40余项。

  在基础能力提升方面,鲁胜公司还精准聚焦员工素质提升需求,以“小场景”专项训练形式,先后开展12期原油押运工作安全风险削减专项培训、30余场体外除颤仪使用培训。同时,他们将承包商纳入培训体系,创新举办方圆修井作业公司井控技术竞赛,将“最强操作”向乙方延伸。


信息来源: 
202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