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17时,天空下起了零星小雨,又是一个闷热潮湿的傍晚。
“准备,开始!”应急救援中心西城油气集输应急救援站(以下简称西城站)的训练场上,随着生产运行主管师姜开庆一声令下,6名指战员如离弦之箭般冲向训练塔,楼层内攻紧急避险操实战训练正式开始。
站在一旁的西城站经理巴鸣抬手摁下秒表,目光紧锁训练塔,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细密的小雨让训练塔的外墙变得湿滑,为本就高强度的训练又添了一分难度。但指战员们并未受此影响,迅速拿起9米拉梯、挂钩梯等器材装备,在湿滑的墙面上开辟通道。
内攻小组的3名指战员沿着开辟的通道快速进入楼内,另外3名队员则在地面配合铺设水带。他们穿着厚重的抢险救援服,背着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有些沉重。雨水顺着头盔边缘流下,在队员们脖子上与汗水汇在一起。
水带挂钩精准地扣在固定物上,水枪稳稳地架设到位,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当最后一名队员完成紧急撤离,从训练塔上安全落地时,巴鸣按下了秒表,显示时间为4分35秒。他点了点头,对这个成绩较为满意。
这个科目的训练为了让指战员熟练掌握多层建筑的灭火技能,以及疏散人员、转移物资和队员紧急撤离的方法,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实战中的成败。
巴鸣对记者说:“应急救援容不得半点马虎。西城站主要担负西城中心城区的29家油田单位以及东营原油库新址的应急保障任务,辖区内高层、多层建筑较多,一旦发生险情,每一秒都关乎生命和财产安全。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在真正的险情面前做到快速响应、有效处置。”
晚饭后,西城站的会议室里亮起了灯,战士夜校准时开课。“今天的学习内容是针对石化总厂大检修监护方案进行桌面推演。”巴鸣介绍道。
投影仪上展示着石化总厂的厂区布局图和各类设备的位置,指战员们围坐在一起,结合实际案例,认真讨论着大检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险情及应对措施。
“如果在检修过程中发生管道泄漏,我们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关闭相关阀门,同时做好警戒并利用布置好的力量进行处置。”一名队员率先发言,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大家纷纷讨论起来。
19时,夜幕降临,雨还在下。车库里的消防车闪烁着红蓝交替的警灯,在夜色中格外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