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初伏遇上大暑后第六天。
二十三点,蒸腾了一个白天的暑气仍未消散,被夏夜的风裹挟着从四面八方袭来。走进胜利发电厂发电运行部集控室的那一刻,空调带来的凉意顿时顺着全身的汗毛孔沁入全身。
集控室内,宽敞明亮。除值长外,运行值班员按照三号、四号机组分为两组运行,每组还分别设置机组长、主值、副值等岗位。
“主值和副值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监盘’,也就是监控操作盘的意思。”四号机组长张朋朋一边说,一边打开监控主页面,“锅炉、汽轮机、发电机是发电厂的三大主机,是我们‘监盘’的重点。”
面对几十页的监控页面和繁杂的数据,记者一时有些眼花缭乱。而“监盘”人员平均每半小时就要翻看一遍所有运行画面和参数。
胜利发电厂实行倒班制。张朋朋所在的这套班要从晚上八点半工作到凌晨两点半。
三号、四号机组是胜利发电厂目前在运行的两台机组,日发电量1300万千瓦时。迎峰度夏期间,发电运行部调峰压力剧增,既要紧盯油田用电负荷曲线精准调峰,实现“绿电”消纳,又要充分利用夜间用电高峰时段满负荷抢发电量,实现发电效益的最大化。
在“监盘”人员后方,值长汤强独自一人面对一排电脑,显得有些“孤独”。他的职责之一就是负责接收省调、地调和油田的发电指令,再迅速下达给机组长。
“相较于白天而言,夜班调峰压力小,因为白天新能源‘绿电’更易受天气状况影响。”指着电脑屏幕上的“发供一体化负荷曲线”,汤强介绍。
时针指向7月29日零点,张朋朋开始准备外出巡检:“本轮一共30个巡检点,一圈转下来最快也要80分钟。”
对讲机、巡检仪、录像仪、测温仪、听针……清点好装备,张朋朋走出集控室,穿过两道玻璃门进入汽机厂房。“这里面温度在40摄氏度以上,每天都要体验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感觉。”张朋朋笑着说。
穿行在汽机厂房内,张朋朋仔细查看着每台设备的电流、压力、温度,汗水顺着脸庞滑落。“这个季节,设备满负荷发电,很容易造成过热。”在设备的轰鸣声中,记者和张朋朋之间的交流几乎是靠“喊”。
沿着汽机厂房扶梯一路向下,张朋朋分别对12.6米、6.3米、0米三个高度的平台设备进行巡检。0米处,他发现内冷水泵电机温度偏高,立即联系电气检修人员增加了临时冷却风扇。
汽机厂房巡检结束,记者随张朋朋乘坐电梯登上锅炉巡检。
站在63米高的炉顶向远处眺望。此时的夜,已经没有了白天的喧嚣,暑气也已渐渐消散在深沉的暮色中。清凉的风和着新鲜的空气迎面吹来,一时间竟忘记了高空的恐惧。
不远处,两座冷却塔带着一种静谧的美,安安静静地矗立着,一团团白色的蒸汽缓缓从塔顶溢出。四周星星点点的灯光遍布在城区和油区。
在这里,张朋朋见过第一缕晨光,也见过最后一抹晚霞。在他的脚下,澎湃的电力正源源不断地汇入电网。让张朋朋自豪的是,眼前灯火中,总有一道光亮是从这里发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