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钻井配上“自动挡+导航”

近日,“经纬领航”旋转导向钻井系统在胜利油田滨447区块助力4口难动用井顺利完钻,并在滨447-斜22井实现旋导作业日进尺1271米。

在定向井中,胜利油田应用旋转导向钻井系统,有效控制钻井轨迹,实现钻井工程提速提质。 

旋转导向系统是控制钻井轨迹的利器。在钻具旋转钻进时,能够实时控制井下钻进方向,实现在目标地层中横向或斜向稳定穿行,是超深井、水平井、大位移井等高难度定向井作业的“撒手锏”技术。 

以往,定向井技术人员需要登上钻台,通过旋转转盘改变钻头的行进方向,每次调整需要二三十分钟,耗时且费力。 

有了旋导系统,技术人员向电脑内输入井斜、方位等指令后,旋导上三个肋板根据信号实时调整,在钻井过程中同时调整角度,确保钻头在油层中穿梭。 

“旋转导向,相当于为钻井装上了‘自动挡’。”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钻完井工程技术中心技术人员程燕新说。 

旋转导向具有控制位置智能化的优势,能够实时调整方向,钻进的井眼更加光滑、井径规则、井筒质量高,为完井作业和后期的压裂作业奠定良好基础。井眼打得好,井身质量高,固井质量也会高,减少后期窜层的概率。 

旋导还能在定向过程中大幅提升作业速度。这不仅减少钻井液对油层的污染,还能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海上是胜利油田上产的重要阵地,近年来百吨井频现。3月27日,依靠旋导技术支持的埕北256B-P2井顺利完井,通过做好防碰绕障、制定专项技术措施、动态优化钻井参数,钻完井周期8.25天,较设计周期节约4.14天,树立了胜利海上工区降本增效新标杆。 

今年以来,埕北256A、256B两个井组5口井施工作业过程中,旋导系统的应用成功化解地质构造复杂、工程难度大、井眼轨迹多变等技术难题,圆满完成二开地质找层任务。埕北256A-平3井实现单趟旋导工具进尺2093米,256A-平5井实现一趟钻完成二开井段施工。 

现在配套地质探边技术,能够实时调取伽马和电阻率的测井数值,判断地下地质情况。在旋转导向与探边技术的加持下,钻头犹如装上了导航,“瞄着”油层去、“闻着”油味钻,穿行在储层中,提高了储层钻遇率,最大限度释放油藏产能。 

沾29-平36井是胜利油田东胜公司在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义和庄凸起斜坡带部署的一口水平井,所在区块为边底水稠油油藏,常规开发效果不理想,综合含水率高达86.94%,采出程度只有9.54%。依靠“旋导+探边”技术,目标砂岩钻遇率和靶框钻遇率均为100%,该井日产原油峰值达到40吨,综合含水率降至20%以下,取得显著的提产成效。 

今年以来,胜利油田与经纬公司开展了上百次旋导合作服务,有力推进了勘探开发提速提质。未来,胜利油田将继续深化旋导技术应用,为高效勘探开发注入新动力。


信息来源: 
2025-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