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盘厂机采装备服务部提高修复率为管杆“延寿”

在油气开采过程中,管杆作为生产井的“必需品”,其质量与“寿命”直接关系到作业成本。今年以来,临盘采油厂机采装备服务部以降本增效为抓手,通过技术创新与精细管理,构建管杆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实现了从提供“劳务服务”到提供“产品服务”的转变。

  针对生产井管杆腐蚀、磨损等不可避免的问题,该服务部将提升管杆修复率作为提升质量的突破口。通过优化内衬管修复工艺、规范检修工序、改进接箍涂层等做法,实现为管杆“延寿”。同时,为确保内衬管、工序管、外修管出厂合格率达100%、质量事故率“归零”,服务部制定了精细化操作标准,明确修复流程关键控制点,让操作者有章可循、检验者有据可依。

  在管理流程方面,强化工序油管分类管理,服务部采用“分级、分类、分区、分年限”的方式,为每一根管杆建立详细的管理档案,标注管理区、井号、投产时间、在井寿命、杆径等相关参数,实时跟踪掌握管杆下井后的使用情况,进一步做实管杆的精准、优质修复,对管杆使用全生命周期负责。

  一般工序管正常只走清洗和探伤线,容易忽略丝扣品质,针对此问题,服务部对工序管二次上线进行丝扣检查,把有受损丝扣的工序管切除20厘米,再进行二次车扣修复,之后针对试压数据和扣型进行二次评价,决定管杆是否降级使用。通过二次上线、二次车扣、二次评价,进一步做细修复油管的持表检验、丝扣检查、清洗内衬封端检查、套规的标准使用等工作,管杆修复率提升0.3个百分点。他们服务的临盘厂采油管理八区因管杆质量导致的躺井率下降了11.3%

  服务部主动深入临盘区域生产一线调研,了解掌握管理区在管杆方面的特殊需求和痛点问题。在鲁明公司济北管理区和商河管理区调研时,他们提出了油水井管杆更新率低及“长寿命”管柱成本高的问题。服务部对3万米直径89毫米内衬基管、5万米直径73毫米内衬基管进行精细修复,提升这批管杆的质量标准,两个管理区管杆更新率提升了1.2%。


信息来源: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