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盘采油厂优化作业管理降本增效

“要紧扣开发实际优化作业安排,加快扶躺井进度,用精准管理破解产量瓶颈。”近日,临盘采油厂副厂长周杰带领技术团队在采油管理八区调研时,针对油区产量递减压力,现场敲定优化方向。

  今年以来,临盘采油厂结合作业业务特点,以全链条流程管理思维梳理各环节节点,明确相应责任部门及岗位,针对性成立措施运行、控躺井等专项组。通过科学制订作业计划、优化方案设计、强化过程管控、严抓物料与质量追溯等举措,作业管理从“单点优化”转向“全局提效”。今年上半年,该厂生产原油52.4万吨,超计划7300吨,在完成“双过半”的基础上,作业成本实际支出较预算节约8.35%。

  而在全链条管控框架下,“计划与执行”的闭环管理成为撬动降本增效的关键抓手。依托措施项目组,该厂发挥区块长一体化分析决策优势,优化措施论证流程,通过三级审核模式推进注水培养、停产低效治理、薄差层认识及高含水剩余油认识与挖潜,为科学制订工作计划筑牢基础。为督导计划高效执行,采油厂通过“初报—初审—复审—核定”四步流程合理安排作业工作量,将效益排序靠后、工艺复杂的井延后实施,提升计划内工作量的可实施性;同时利用“甘特图”开展周督导,对未按工期实施或超周期井分析跟踪,及时优化不合理工序,实现提速提效。今年以来,采油厂作业施工同比减少60井次,措施经济有效率稳中有升,作业计划符合率从往年的80%提升至95%以上。

  质量与现场治理同步强化,进一步巩固了管理成效。该厂以“质量不落实即失职,作风不扎实即渎职”为准则,创新“周专项运行会+日作业运行会”双轨对接机制,对疑难问题、动力运行及工序执行进行针对性指导,同时分析长周期井情况,对疑难且效益低的井及时叫停。针对躺井这一影响效率的痛点,由首席专家编制下发控躺井管理规定,牵头搭建厂级运行系统,实时跟踪待作业、正作业、已完井三个维度的产量影响情况,让躺井治理有数据可查、有依据可依。技术管理部、工艺研究所、机采装备服务部等单位组成专家团队,深入现场刨根问底式“会诊”;同时结合躺井情况到管理区帮扶,开展举升工艺设计优化、躺井作业前预诊断、异常功图分析等工作,提升管理区技术人员的维护意识和管理水平。半年来,专家组累计“会诊”78井次、驻区帮扶48井次。目前,临盘采油厂全口径躺井184口、短周期井49口,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55口、13口。

  物料管理的“严管巧控”则成为降本的重要支撑。该厂通过管理区、技术管理部、生产管理部三级流程管控用料计划,搭建材料汇总平台动态监控费用使用情况,确保作业材料费用与作业井质量、生产进度相匹配;同时,盘活存量资源,以430万元新管杆预算激活废旧油管再利用。在长寿命管柱投入紧张时,增加外修内衬油管投入,不仅节约成本还增加了4万米内衬油管用量,为采油厂长效投入提供保障。


信息来源: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