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总厂大检修全过程管控高风险作业

“吊装作业,注意安全!”7月18日清晨,石油化工总厂炼油二部重油催化装置检修区内,持续不断的安全喊话中,一台650T型吊车正在进行吊装作业。检修人员穿梭于装置区,施工现场繁忙而有序。

  指着不远处约十米支架上的一座拱形部件,炼油二部安全环保主任监督侯本辉介绍:“那是重油催化装置反应器的封头,也是反应器的最高部位。以前检修人员需要在60多米高的装置上作业,现在用大型吊车把它吊装到支架上,相当于从20层楼降到3层楼,减少了高空作业和受限空间作业等风险。”

  石化总厂属危化品生产企业,装置大检修涉及的高风险作业种类多、数量大、风险高。按照油田高风险作业减量降级要求,检修前期,油田业务部门、外聘专家和石化总厂对52项检修方案进行多轮次分级审核,本着能简化则简化、能降级就降级的原则,从源头管控高风险作业数量。与最初大检修方案相比,石化总厂大检修油田级、直属单位级、基层单位级高风险作业量共计减少4073项。

  检修期间,油田专门建立《高风险作业日度运行表》,严格把控每日高风险作业数量。石化总厂各运行部按照《总厂高风险作业减量降级措施借鉴手册》,动态优化施工作业方案,提炼了10类高风险作业减量降级措施。“此次装置大检修,可以说是对我们高风险作业减量降级措施应用效果的一次大检验。”石化总厂安全副总监、安全(QHSE)管理部经理袁洪飞介绍。

  在重油催化装置西北方向的预制区,工人们正在忙着管材和附件的预制。此次大检修管道焊接总量为33646英寸,其中预制量达到11225英寸,预制深度的提升减少了3365处现场动火作业。

  冷切割也是降低动火作业风险的主要手段,他们将管线分类,对于瓦斯线和液化气线等危险介质管线,采用水力切割和液压剪技术;在设备打磨除锈环节,他们采用风动打磨机配套铜丝刷、漆膜脱除剂技术,以设备、工艺的优化确保动火作业风险消减。

  针对吊装作业,他们一方面借助大型吊车实现整体吊装,提高吊装效率与安全性,如重油催化装置使用整体吊装,减少了60余次小型吊装作业;另一方面,优化作业时间,减少夜间吊装风险。

  大型塔器是炼厂装置中的核心设备,高度高、直径小。为减少高处作业风险,石化总厂通过“地面预制+整体吊装”、制作加长杆、新建作业平台、加高护栏、加装防护网等措施,实现降低作业高度、减少高空作业频次、减少临边高空作业的目标。此外,他们还利用内窥镜来检测塔内情况,以减少受限空间作业。

  优化技术手段的同时,此次大检修还通过管理上的统筹优化实现高风险作业减量降级。如报废资产的拉运,一改以往先拉至石化总厂暂存库的惯例,直接拉至油田资产库存放,大幅降低吊装和倒运数量,共减少设备拆除吊装作业350余次。在汽提塔更新过程中,在塔器未安装到位前先将附件装配齐全,共减少29次吊装作业以及6人8天的动火作业。

  “所有高风险作业减量降级措施的出发点都是以人为本,都是为了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作为承包商施工队伍,我们全力配合!”山东胜越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副经理郭宝铭说。


信息来源: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