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近日印发《2025年胜利油田“三个最强”全员练兵推进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最强管理、最强分析、最强操作”为内容,聚焦“岗位大练兵、实战大比武、人人强素能”,着力构建一套系统化、标准化、实战化的全员练兵体系,推动员工在岗位实践中练本领、在实战磨砺中强技能。
啥目标?
三个“更”字里的深层考量
《方案》传递出的信号清晰而明确:此次全员练兵并非简单的技能强化,而是直面发展痛点的系统性升级。
油田企管法规部(三基工作办公室)副经理盖海峰介绍,当前油田发展正面临多重挑战,页岩油、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新业务加速推进,传统技能体系已难以适配;数智化转型催生数据分析、远程操控等新需求,专项分析练兵也要同步强化。针对“重操作轻管理”“重执行轻分析”倾向,油田设置75项管理练兵和146项分析练兵项目,全方位补短板、强弱项。
这样的布局,本质上是破解“三个不适应”的治本之策——破解员工素质与新发展要求的不适应,解决素能短板导致的效率问题;破解传统培训与实战需求的不适应,实现提升素能向实践效能的转化;破解单项练兵与系统提升的不适应,避免能力提升单一化。
基于此,此次《方案》更加聚焦三个“更”字。体系更健全是基础保障——“三个最强”练兵体系精准覆盖管理岗、技术岗、操作岗,改变“有的岗位练得多,有的岗位没人管”的局面,确保“三个最强”均衡开展。机制更完善是关键路径——《方案》着力打破“练归练、用归用”的脱节问题,建立“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的实战化机制,全面提升练兵整体水平。品牌更响亮是长远追求——通过在油田内部练出真成效,总结形成可复制经验,让油田全员练兵模式不仅解决自身发展问题,更能成为同行业学习的标杆范式。
怎么练?
三级联动练就“三支精兵”
“练兵不是某一层级的事,要坚持系统思维、体系推进,油田、直属单位、基层各有侧重,必须层层压实责任。”油田高级专家、“三个最强”项目组组长张华伍表示。《方案》构建“油田主建、直属单位主战、基层主练”三级联动机制,让练兵从“纸面”落到“地面”,形成全员参与的常态练兵生态。
油田层面当好“顶层设计者”,注重搭好框架、定好标准、筑牢根基、精准赋能。遵循“全、实、新、严”编制全岗位《练兵手册》,让每个岗位都清楚练什么、怎么练、练到什么程度;创新“3+3+N”帮扶模式,组建管理、分析、操作3支专家团队,采取不定期、驻点、巡回3种帮扶方式、结对子等N种帮扶方法做实帮扶机制,从源头避免盲目练、随意练。
直属单位作为“落地推广者”,聚焦成效转化与经验辐射。固化推广“1+3+4”练兵模式:以岗位职责为根本要求,发挥管理专家、技术专家、技能大师3个团队作用,切实将练兵融入到现场、落实到岗位。常态化开展“双盲抽”竞技比武,坚持“生产现场就是竞技比武场”,倒逼全员真练真备。
基层单位则是“一线执行者”,把练兵融入日常、练在岗位、比在现场。“最强管理”通过“一岗双责”述职、管理创新创效提升决策能力,让管理思路在实战中打磨;“最强分析”依托数智化条件开展“单兵精准分析+团队协同处置”练兵,让数据思维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招;“最强操作”发挥“师带徒”“班站长带头”的传帮带作用,利用班前班后会、“一日一练”强化标准化操作,让规范操作成为“肌肉记忆”。
咋推进?
三管齐下激活练兵内生动力
要让练兵从方案落地为实效,离不开全链条支撑。《方案》聚焦组织、资源、激励三个维度三管齐下,让练兵有方向、有支撑、有动力。
组织保障是“压舱石”。《方案》构建“上下贯通、部门协同”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专项负责人,将任务压实到岗到人。
在《方案》指导下,东胜公司和井下作业中心建立起“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企管部门牵头、业务部门协同、专家团队指导、基层单位执行”的完整体系,分工负责、齐抓共管。
资源支撑注入“源头活水”。油田选优配强专家团队,将帮扶成效与专家业绩挂钩;足额保障三基费用,配齐基层练兵工具;推广“长城大模型”“胜小利”等AI工具提升效率。
激励机制则是“动力杠杆”。油田将练兵成效纳入三基考核,对“管理精英”“技术标兵”“操作能手”给予荣誉、绩效奖励和重点培养;鼓励直属单位采取“参与即奖、即练即奖”,通过“小激励、大杠杆”撬动全员练兵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