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让我这日子有了奔头……”6月30日,在退休员工张阿姨家中,老人攥着工作人员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今年78岁的张阿姨身患疾病,其老伴常年卧床,西城服务协调中心胜采员工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联合区域6家单位组建志愿服务团队。从义务理发到日常料理,从心理疏导到法律援助,服务团队成员们点点滴滴的关怀让张阿姨的生活中充满了阳光。
统筹更多资源,放大服务效能,让员工获得满满幸福感的背后,得益于该中心推行的“大服务”平台。
服务事项升级
今年以来,西城服务协调中心把纵深推进“大服务”平台建设作为落实油田党委民生政策的重要举措,制定“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推动员工服务迭代升级,员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持续提升。
搭建“大服务”平台,资源整合是前提。基于这一认识,中心建立员工服务一体化运行机制,与油地区域单位反复沟通对接,构架起“企业服务员工、政务服务市民、社区服务居民、志愿服务社会”四个维度的服务链,将服务事项从5大类83项基础服务,升级为8大类133项综合性服务。
业务联合办理
服务事项升级后,如何让员工群众快速了解服务内容?他们创新推出“小悉码上办”线上服务,将各类高频服务事项梳理整合,制成二维码,并成立运行团队实时跟进、即时更新。员工群众只需手机扫码,就可查看业务办理所需流程资料,让数据多跑路、员工少跑腿,得到广泛认可,目前已服务超5万余人次,服务质效提升40%。
线上,码上服务;线下,集成联办。前不久,现河采油厂一名员工家中老人离世,后事办理涉及重疾报销、账户金清退等多项业务,跨部门跨系统的办理流程让该员工倍感压力。工作人员通过服务集成、业务联办,一上午便将原本需要两天时间办理的业务全部办结,让其感动不已。
对于员工群众来说,幸福感的来源不只在服务的优质高效,还有近在身边的贴心与便利。
把服务送上门
员工服务部经理刘玉峰介绍,很多基层一线的员工都有服务需求。为此,他们推行了“西城全域四进服务”,通过进班站、进井站、进小区、进家门,把服务送到员工心坎上。
油气井下作业中心员工赵师傅对此深有感触。他说,不久前,员工服务部走进他所在的单位开展了一场政策宣讲。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案例分析、政策科普等形式细致讲解,让身处偏远班站的他及时了解住房公积金、互助保障理赔等政策要点。“以前是一知半解,现在心里一下子透亮了!”赵师傅感慨道。
而在西部工区,针对员工对重疾报销政策不了解的情况,他们组织人员策划“线上政策直通车”——拍摄政策解读视频、直播答疑,供西部工区员工线上观看。他们还为有需求的员工现场预约业务办理时间,或者指导他们通过线上小程序办理业务。
如今,像这样“送上门”的服务在西城区域成为常态。把服务送下去,把需求带回来,他们为员工群众提供精准服务。目前,已经实现了513家基层单位100%全覆盖。
为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体上门服务,为一线员工提供延时服务、代办服务;常态化开展员工服务“大集”,最大限度提供多元化优质服务……一项项创新举措让“大服务”平台日渐完善,也赢得了驻区单位和员工群众的认可。
截至目前,西城服务协调中心已累计收到锦旗140余面,感谢信200余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