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区域党员教育分中心,油田学习教育重点岗位人员专项培训人数很难达到1.4万人。”7月4日,油田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班工作人员刚统计完参加培训的人数,不禁感慨道。
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党员、干部的经常性教育管理抓实”,为抓好党员教育培训提供了重要遵循和科学指南。
近年来,油田党委坚持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作为“端牢能源饭碗”的重要抓手,作为建设领先企业、打造百年胜利的坚实支撑,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积极探索加强改进党员教育培训的新思路新路径,推动党员教育培训质效不断提升。
整合资源拓宽平台
破解党员教育困局
在胜利油区内,分布着4.7万余名党员,面对集中培训难、师资下沉难、资源统筹难的“三难”困境,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何去何从?
围绕破解这些难题,油田党委坚持“党员在哪里,课堂就办到哪里”,深度挖掘整合油田党员教育资源力量,创新成立山东省首家企业党员教育中心,先后在仙河、孤岛、河口、滨南、临盘等偏远区域建立5家党员教育分中心,统筹抓好区域内党员集中培训,形成“油田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落实、党校和党员教育分中心协同推进、基层党组织具体执行”的分级负责、上下联动机制。
“党员教育分中心成立后,与油田党校形成‘1+5’培训矩阵,能有效覆盖油田基层党组织,实现了党员教育从各直属单位‘各自为战’、油田党校‘独立作战’到油田党校、党员教育分中心、直属单位‘协同作战’的转变。”油田党委组织部工作人员表示。
就近办学服务基层
推动减负落到实处
“以前到党校参加培训往返要400公里,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聆听油田党校专家现场授课,切切实实为我们一线员工省下了大把时间。”6月20日,在临盘区域党员教育分中心,参加培训的基层班站长孙河峰竖起大拇指频频点赞。
在“家门口”办学,一方面为偏远一线党员参加集中培训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大大减轻了基层党组织的培训负担。《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明确要求,党员5年内参加各类集中学习培训累计不少于20天或160学时。完成这一目标任务,对基层党组织来说不仅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如何确保培训效果也是一次重大挑战。
“区域党员教育分中心的成立,把分散的教学资源‘统起来’,把优质师资‘送下去’,切实减轻基层党组织培训负担,让一线党员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好安全生产、增储上产。”油田党员教育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区域党员教育分中心与各级党组织的联系更加频繁、互动更加充分,既解决了工学矛盾,又提升了教育质量,相关工作得到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充分认可。
赋能党员全面发展
提升教育培训实效
党员干部满意的背后,是教育培训工作的持续深化。区域党员教育分中心坚持以提升党员队伍能力素质为导向,与区域内各单位建立双月联席会议制度,摸清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党员干部的“能力缺口”与“成长痛点”,创新“常规动作+专属套餐”培训模式,既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也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风险等设置课程内容,让每一次学习都成为党性的淬炼场、能力的加油站。
在课程设置上,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课、主课、必修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与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等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凝聚奋进之力。
深挖区域红色资源,以“东方红・石油情”解码石油工业发展史中的奋斗基因,以“红色血脉・渤海魂”研学路线串联渤海垦区革命记忆,依托“王为民事迹展览馆”将宗旨教育融入现场教学……广大党员在沉浸式体验中进一步强化“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责任担当。
突出目标同向,紧扣油田年度重点工作,开办形势任务大讲堂,大力推行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对策研讨等培训模式,组织党员围绕解决基层一线生产难题、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思考、碰撞智慧、共谋良策,以党员思想统一引领带动区域各单位干部员工目标同向,共同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
海洋采油厂海三采油管理区党总支书记郭群群感慨:“接受系统培训后,管理区党员的思想认识、素质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在采油厂夺油上产、经营创效、安全环保等重点工作中,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更加凸显,真正把培训成效转化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如今,油田广大党员正以“百舸争流千帆竞、奋楫扬帆正当时”的饱满精神状态,积极投身油气增储上产、产业转型升级、风险防范化解等重点工作中,党员教育成果实实在在地转化为推动油田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