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数据湖建设实现全域贯通

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油田数据湖建设交出亮眼答卷:通过构建“湖仓一体”新型数据基座,实现17家采油厂、1.24T核心业务数据全域贯通,跨域业务协同效率提升30%,数据资源利用率从38%跃升至82%。这一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油田数据要素价值挖掘进入新阶段。

破局“数据孤岛”,从分散割裂到集中共享。过去,油田沿用数十年的局厂两级分散存储体系面临严峻挑战——17家采油厂独立存储油井、水井等生产数据,虽支撑了各单位独立运行,却形成“数据烟囱”,导致跨域业务协同需反复整合多套系统数据,勘探开发全产业链效率提升遭遇瓶颈。

2021年起,油田启动数据湖建设工程,依托“原始—标准—应用”三层架构,关停原来17套厂级源头库物理存储,将所有厂级应用系统数据源切换至油田数据湖应用层,推动传统分布式存储向集中化数据基座转型。

“数据血缘重构是最大难点。”数智化管理服务中心数据管理专家、数据管理部党支部书记、经理姚剑说:“我们引入智能校验工具,在迁移前后实施30余轮完整性验证,确保每口油井的生产动态数据精准映射入湖。”如今,189个应用系统可敏捷调用全域数据资源,数据资源利用率从38%跃升至82%,沉睡多年的历史数据被重新激活。

在数据湖建设过程中,油田攻坚打好数据迁移“零差错”、系统改造“高可用”、安全管控“全闭环”的“三大战役”,实现技术与管理双提升。面对分散存储体系下字段规则不一致、格式标准不统一等难题,数据管理部制定142项数据迁移标准,开发自动化校验平台,对17家采油厂数据库实施“一厂一策”迁移方案,完成400余张业务表、100余张附录表无损迁移,累计整合数据1.24T。他们对17家采油厂应用系统进行基于油田数据湖的应用适配改造,利用3周过渡期完成全部功能调优,关键业务处理效率提升15%。在数据集中化进程中,他们部署安全审计、安全防护等安全工具,构建了数据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同时加强人工日常巡检和隐患排查,保障数据湖安全运行。

释放数据价值,业务办理效率显著提升。数据湖的建成,驱动油田管理效能发生质变。数据资源集约化:厂级服务器数量锐减60%,本地存储压缩75%,年节约运维成本400万元;结算流程线上化:打通市场平台、清单计价、财务结算系统之间数据的联动共享,业务效率提升30%,结算周期缩短50%;土地资源地理信息系统“一张图”:整合6万宗权属数据,纠纷处置周期得到大幅缩减。

目前,油田已通过了工信部组织的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四级(量化级)认证,成为国内油气勘探与生产领域首家获得该级别认证的企业。


信息来源: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