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15时,急雨如断线珠子,砸在现河注汽项目部注汽4站值班板房顶上。监控屏幕前,值班员工李敏紧盯着C702-CP6井锅炉运行参数曲线。“幸亏提前半天完成设备转场,要不这雨肯定耽误生产。”她一边说着,一边将实时数据录入系统。
这份从容源于精准的“提前量”部署。雨季以来,注汽技术服务中心生产技术部(物资装备部)每日紧盯气象预警,遇特殊天气及时向各项目部推送含井场周边6小时降雨量预测、道路通行风险地图及设备防水操作指南的定制化提示,助力项目部提前调度车辆,确保注汽设备在雨前快速转场,大幅降低了道路湿滑对运输的影响。
同时,中心成立“气象应急保障专班”,每日推送井场微气候报告,助力项目部动态调整注汽速度、优化流程;搬迁作业时统筹车辆、规划最优路线,减少空驶,将恶劣天气影响降至最低。
现河注汽项目部指挥中心内,注汽工程主管李斌的七月作业计划表用不同颜色标注井场情况:黄色为低洼易积水区,绿色为地势高、排水好的作业点。他介绍,通过整合历史气象数据,现在每口井的应急预案都能“看天定制”。
此外,技术人员提前检修远传远控设备和信息化设施,对12台设备远控系统进行网络测速,修复延迟超200毫秒的设备,落实室外网络设备防水防潮措施,并优化视频监控确保全覆盖。
雨幕中注汽工作照常。系统弹出C702-CP6井压力波动预警,李敏轻点鼠标查看实时画面,几分钟便完成过去半小时的巡检工作。“坐在值班房就能调节五公里外井场参数。”这种控制让生产节奏不受天气影响,既提升效率,又保障员工安全。
“提前量”组合拳正转化为实在的生产数据:6月下旬至今,现河注汽项目部累计注汽量比去年同期增长9%,设备转场时间平均缩短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