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士帅:与海相伴十八载

在湛蓝无垠的海面上,一艘艘船舶宛如灵动的音符,穿梭于海天之间,让盛夏的渤海湾美不胜收。

7月2日,胜利252船的驾驶舱内,付士帅正全神贯注地给船员讲解着消防事项和船舶操纵要点,为即将到来的海上消防演练做着准备。

付士帅是胜利油田海洋石油船舶中心海工作业支持中心副经理。第一次见他的人,总会被那双眼睛吸引。明亮的眼神,像在风浪里泡过多年的航标灯,透着股沉静的锐利。他个子不算高,但站在驾驶舱里时,脊背挺得笔直。长年在海上,皮肤是健康的古铜色,一笑起来,眼角会堆起几道褶皱,那是海风反复吹拂的痕迹。

海对于付士帅来说,是童年屋檐下悬挂的海螺,是父亲工衣上洗不掉的海盐结晶。当同龄人在高考志愿书上犹豫时,付士帅毫不犹豫地圈下“船舶驾驶”。他沿着父亲的足迹,走上了海上航行的道路。

然而,当真正踏上工作岗位,站在驾驶舱的那一刻,付士帅才体会到,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那些曾在脑海中编织的美好憧憬,都在复杂多变的海上环境中被无情击碎。

工作第二年,他所在的胜利242船接到紧急任务,前往蓬莱海域救援一艘遇险船只。那天,海上刮着8级大风,十几米的巨浪拍打着驾驶台的窗户,船在海上“上蹿下跳”。吐得双腿发软的付士帅靠在舱壁上,盯着窗外被风浪撕碎的浪花,第一次对“海上救援”四个字有了具象的认知。

可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还没等他从眩晕中缓过神,新的任务又接踵而至。在一次次随船出航的日子里,他渐渐发现,每一次紧急调度的背后,都牵系着整个油田海上作业的安全网络——而这张网络的枢纽,正是他所在的胜利油田海洋石油船舶中心。该中心主要承担胜利海域各类船舶服务、安全守护、溢油应急、抢险救助、海洋环保、物资供应、油品运输等油田海上安全生产、清洁生产保障任务。

对船员们而言,海上一年到头没啥好时候。夏天烈日似火,甲板热得烫脚,皮肤烤得生疼;冬天寒风凛冽,东北风肆虐,海浪汹涌,设备操作难度增大,稍不留神就可能出意外。

2018年,台风“摩羯”突袭胜利海上油区。付士帅所在的胜利253船正协助滨海109船铺设海底管线。

起锚过程中,海上风力加大,船体开始剧烈摇晃。眼看着还有5口定位锚尚在海中,如果不紧急去掉挂钩,很可能会把施工船带翻。

危急关头,已经是船长的付士帅果断决定弃锚,先把施工船带离这里回港避风。在横摇超20度、拖带难度极高的情况下,他指挥着胜利253船经十余次试靠,最终通过抛绳成功挂拖,将其安全拖至避风锚地。那一刻,付士帅心中满是欣慰。他深知,自己的决定不仅救了船,更救了人。

2021年付士帅迎来了人生的新阶段——他“上岸”了,工作重心也从技术转向了管理。虽然不再像过去那样365天漂泊在海上,但是他依然没有远离这片海,一年中仍有4个多月时间在海上指挥拖航任务。

只是如今登船,他不再紧盯驾驶台的罗盘,而是习惯性地站在平台尾部,手持对讲机,指挥着主拖轮和副拖轮,怎么从平台井口离开,到下一个井口后再怎么就位。“胜利242,胜利242,中速往后倒。胜利291,胜利291,保持在平台的正前……”对讲机里,此时的付士帅,语气里多了几分沉稳。

角色变了,牵挂的重量,一点没减。

十多年来,在无数次拖航和一次次救援任务中,这片海域在付士帅心中早已熟悉得如同自己的掌纹。在他看来,风平浪静的大海是那么可爱,但是在大风大浪面前又是那么可怕。尽管困难依旧,但是他从未想过离开。就像当初刚走上岗位时,他告诉自己的那样:“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这18年,是他与大海的不解之缘,也是他对海上事业的执着坚守。


信息来源: 
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