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田电力调度中心的大屏幕上,数字实时跳动,一张网全面感知电力供需,智慧调节源、网、荷、储各个环节的资源配置。这场关于“电”与“油”的蝶变,将电力与油气生产深度融合,为老油田注入新动能。
如今的电力分公司,早已从传统的保障单位转型为价值创造者,将每一度电发挥最大化价值。今年1至5月,因电网故障造成的原油产量损失同比减少6.9%。
电力分公司将电网建设与产能布局深度融合,勾勒出“一源三区”的电网新蓝图,6条外部电源如同“大动脉”接入油田腹地,“智改数转”技术让电网焕发新生,主网实现“双环网”运行,“主网+配网+微网”三网协同如同精密齿轮高效咬合,电网安全承载能力一跃提升40%,重点负荷供电可靠率99%。
在页岩油开发的现场,电力保障展现出“硬核实力”。面对页岩油开发的超大负荷需求,公司组建项目型党组织,成立攻关专班,创新推出“标准化设计、模块化施工、循环化利用、一体化运营”的电动替代方案。他们还成功实施国内首次页岩油双电驱压裂,电力配套工程施工周期平均缩短35%。
从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到东营原油库,从储气库到页岩油开发井场,电力服务队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精准对接重大项目用能需求,用专业化保障让油气上产的“引擎”转得更稳、更快。
他们积极投身油田绿色发展浪潮,全力推动自身从“单一供电服务商”转型成为“综合能源服务商”。目前,公司已主动承揽315座光伏电站、16个风电场、4座储能电站的运维项目,阳光下的光伏板与转动的风机叶片,共同描绘出一幅绿色能源的生动图景。
“绿动”试点的落地让转型路径更清晰,公司整合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打造出“多能互补智能微网”等系列解决方案,将服务嵌入“源网荷储”全链条。油田460兆瓦光伏装机实现全额消纳,油气用能绿电占比达23.4%,彰显了公司作为“易能问地”品牌落地示范先锋的硬核实力。
“单打独斗走不远,融合发展才能赢。”在电力分公司党委看来,高质量发展的密码藏在开放合作的基因里。在与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的党建共建签约仪式上,校企双方手握的不仅是合作协议,更是突破油电技术瓶颈的“金钥匙”。
依托油田特色新型电力系统创新联合体,电力博士后分站成了人才“孵化器”。他们每年开展的“人才季”表彰,让“四支”精兵方队不断壮大,创新成果在油气用能场景加速转化,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升级、负荷预测精度提升15%,一个个突破见证着“产学研用”融合的力量。
在“源网荷储”的协同舞台上,公司效益账本越算越清。“煤电+绿电+外电”三源经济耦合模式,让自发绿电“能用尽用”、峰期火电“应发尽发”、谷期外电“应买尽买”,油气综合用能单价持续降低;与96个采油管理区签订目标同向协议,实施128个高耗能油井治理项目,让融合发展的红利看得见、摸得着。2024年以来,公司助力原油增产6126吨,为油田整体效益提升注入强劲电力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