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参与承办山东省海上综合应急演练

  “台风警报!预计未来24小时,东营沿海将出现11级大风,所有海上渔船、客船、施工船等立即返港。”7月3日上午,随着警报声划破海港的宁静,2025年山东省海上综合应急演练在埕岛工区海域举办。

  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张海波,应急管理部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局局长范朝晖出席活动。山东省应急厅党委书记、厅长江山主持活动;东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必昌,管理局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油田分公司总经理杨勇分别致辞。管理局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王跃刚,来自国家部委、央企、山东省政府、省直部门、16地市相关领导和有关负责人现场观摩。

  本次演练由山东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主办,国家、省、市、胜利油田等30余家应急救援队伍协同参与,投入救援力量1500余人、直升机4架、船舶40余艘,以及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等30余件先进装备。演练共设置船舶人员撤离及航空救援、船舶遇险后联合应急处置、落水人员冲锋舟搜寻与救助、遇险船舶救助、落水人员直升机搜寻与救助、海底管线堵漏、平台消防灭火及海上溢油拦截与回收8个科目。

  演练模拟超强台风逼近东营海域,阵风达11级。东营市紧急组织1200余艘船舶返港避风,转移5900余人。其间,回港避风船舶失控,有人落水,多人被困,船舶锚链剐蹭导致海底输油管线破裂溢油,同时埕北6G平台污液罐闪爆起火。

  发生险情后,油田与东营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海上应急力量赶赴现场救援。山东省政府和中石化等相关部门、单位抵达现场后,成立现场指挥部,全力实施海上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国家消防救援局山东机动队、省立医院紧急医学救援队等专业力量通过M-26重型直升机快速投送;6架无人机精准定位落水人员并投送救生圈;冲锋舟采用“O型救援”技术成功救起1名落水者,北海救助局EC175直升机通过绞车悬吊救起另1名落水者。失控船舶由胜利油田6000马力拖轮“胜利265”实施绑拖固定,10名被困人员安全转移。

  在海底管线抢修环节,水下机器人精准定位泄漏点,潜水员快速封堵;面对平台爆燃,“胜利291”“胜利252”与“青消三号”三艘消防船进行交叉灭火。在溢油处置中,油田调派6艘专业船舶布设双重围油栏,新型溢油回收船“胜利505”凭借船载溢油回收系统实现高效处理。

  陈必昌在致辞中表示,这次海上综合应急演练是对全省特别是东营海上应急救援综合能力的一次大检阅、大提升,东营市将坚持以练促战、练战结合,全面提升全域联合指挥作战和跨域协同救援作战水平,为筑牢全省海上安全屏障作出更多贡献。

  杨勇在致辞中表示,海上作为胜利油田重要勘探开发阵地,是最具潜力的产量增长点之一。此次演练由山东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精心组织,是胜利油田承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演练。通过全流程实战检验,有效完善了多部门、单位应急协作机制,为提升区域海上应急处置能力提供了宝贵机会。油田也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海上应急反应速度和应急处置能力,全力保障海上安全清洁生产,为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应急管理部应急救援专家,中化控股集团高级专家张学军在演练结束后点评,认为此次演练指挥调度高效有力、配合有序,演练环节衔接紧密,突出了军地、油地联合,省市联动,部门协同,属地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

  目前,油田已组建专业的海上应急救援队伍,海洋石油船舶中心成立以来处置海上险情300余起。油田联合生态环境部海河北海局、中石油、中海油等机构打造“政企联防”应急体系,建成溢油处置实训基地和区域联防联控共同体,形成资源共享、多方协同的海上应急新格局。通过战略联盟机制,构建起覆盖监测预警、快速响应、联合处置的全链条防控网络。


信息来源: 
202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