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向标杆学什么

在油田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标杆”二字,始终是映照这片热土并诠释奋斗与传承的精神密码。

今年年初,油田“三基建设十大标杆”评选揭晓。这些标杆,以党建过硬、底蕴深厚、管理扎实、效益显著等特质,成为当下油田三基建设的最佳注脚。

与油田一直涌现的各类模范、标兵等先进典型一脉相承的是,这次评出的标杆,都是坚守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认真对待所负责的每一项工作,尽其所能做得更好并努力做到最好;不同的是,这些标杆是在油田推进转型发展、集智聚力打赢“六大攻坚战”的新形势下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每一个标杆都诠释了不同业务板块该有的样子。

标杆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价值的坐标。学标杆又该学些什么,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学优良传统

在历史传承中寻找胜利基因

从创业时期“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实践基底,到今天“党建引领聚合力、管理精益创一流”的现代化治理路径,标杆单位的成长无不印证“传家宝”的现代生命力。

这次评出的三基建设标杆,其共同特点都是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党员带头攻关技术难题,将党建引领转化为推动业务创效的动能,这正是对“党建三基本引领三基”传统的创新实践。

学优良传统,重在学其“内核”。比如“五到区块(单元)”目标管理模式,既是历史经验的凝练,也是基层争当提升开发效率和经济效益主人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油田还通过精简基层考核指标,推动信息化数据互通,让基层员工从繁冗的报表中解放,把精力投向设备巡检、技术创新等重点任务。这种“用传统破困局”的智慧,正是标杆的价值所在——从历史积淀中找寻破解现实难题的钥匙,更用这把钥匙开启传统焕新的可能。

更深层的学习,是把握制度化传承的脉络。油田党委构建的“1+X”评先树优机制,将金银牌创建与干部选拔、绩效考核挂钩,既延续了“比学赶超”的竞赛氛围,又以制度创新激发基层活力。这种在变革中坚守核心价值的传承之道,正是胜利标杆给予我们最厚重的启迪。

从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选树标杆,充分发挥标杆的引领作用,早已成为油田改革发展历程的一抹亮色,也已成为值得人们研究和汲取智慧的重要史料。选树标杆和学习标杆,更是早已深入胜利人骨子里的生命基因。

我们要做的,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把胜利基因“复刻”到胜利“当下力量”和“未来力量”的身体里,让标杆力量在传承中愈加强壮,变成胜利人的精神图腾。

学专业精神

在专注精进中定义胜利高度

一个行业专业化发展的精髓,在于深耕细分领域,将“不可替代性”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就像潍柴集团,不管外部环境如何风云变幻,不管房地产、金融等行业如何诱人,他们始终心无旁骛攻主业,致力于打造中国动力、民族品牌。

油田亦如此,油田的标杆也如是。

就像冠以“以电兴油保供尖兵”美誉的胜利发电厂发电运行部,不管是传统发电,还是制造绿电,他们始终把“以电兴油”密码藏在发电的精准调控中,藏在每一块煤的清洁燃烧中,更藏在“煤电与绿电共舞”的密切配合里。他们用专业素养,在变与不变中扛牢兴油保供重任,在坚守与转型中点亮绿色未来。

学专业精神,首先要保持专注的定力。

“一线难题揭榜挂帅”机制、“为油井负责一辈子”的“大油服”理念,皆是如此。专业化并非闭门造车,而是在开放中聚焦:油田与地方政府合作推进“西热东输”项目,既发挥热电机组区域优势,又将技术特长转化为市场创效能力。这种“深挖一公里”的坚持,让专业化成为突破发展瓶颈的利器。

学专业精神,更要有创新的锐气。

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收率试验室还建立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容错机制,明确6类科技创新免责情形,鼓励大家大胆创新。这背后,是“对标国际先进标准”的自觉——从设备电动化改造到核心装备自主研发,油田专业化队伍正在用技术创新重新定义行业高度。

学标杆,不管是标杆所代表的这个业务板块,还是油田其他业务板块,均可学到其专注与精进。“我为胜利,胜利为我”的整体价值观,已经让油田的每一个板块为了同一个目标,全员、全流程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推动油田在转型中持续高质量发展。

当“五大板块”打破资源壁垒协同创效,当“易能问地”服务品牌在外部市场形成溢价能力,专业化已超越单一技术范畴,成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

这就是标杆的力量:让专业精神转化为强大发展势能。

学胜利情怀

在使命担当中彰显胜利格局

在如今的胜利采油厂采油管理三区,“三老四严”被他们传承了近60年。他们忘不了“1966年2月,大庆油田28名石油人,携三面锦旗,跨越一千四百公里,从遥远的大庆来到胜利”这个精神火种。

作为“三老四严”在油田的扎根地,半个多世纪以来,“三老四严”始终是胜利采油厂采油管理三区凝聚队伍、深化管理的精神力量和攻坚克难、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

这份坚守,折射出胜利人最深沉的情怀——始终将油田发展融入国家能源安全大局。

这种情怀,源于对主业的纯粹信仰。梁南采油管理区自2016年起就开始实施“三小实操训练”。现场频次高、易出错的操作步骤,被录制成标准化“操作小视频”;员工的日常操作内容被归纳提炼成4大类60余条浅显易懂、通俗易记的“操作小口诀”;畅通“每日一练”“每周一赛”“一战到底”等活动,实现加油充电常态化。这家“标杆”告诉人们,标杆的卓越并非来自投机取巧,而是将平凡工作做到极致的笃定。

这种情怀,其背后是家国情怀。海洋采油厂海二采油管理区以“极致优化”激活老区存量资源、以“极致管理”筑牢本质安全根基、以“极致保障”贯通生产应急链条。这种将企业发展与国家能源战略同频共振的自觉,正是新时代胜利人端牢能源饭碗的生动实践。

这种情怀更是一种文化认同。从“产量包干”的火热干劲到“争银夺金”的竞技文化,从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传帮带到“一站一特色”的创新格局,标杆用行动证明:当个人价值与企业使命深度绑定,就会迸发出超越功利的持久动力。

标杆如镜,照见过去与当下;标杆如旗,引领攀登的方向。

在百年胜利建设的新征程上,十大标杆不仅标注着胜利的高度,更揭示着发展的哲学:唯有将优良传统转化为治理效能,让专业精神锻造硬核实力,以家国情怀锚定价值坐标,才能真正学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这是标杆给予人们的启示,更是一代代石油人向历史、向人民交出的答卷。

学标杆,归根结底是要学出这样一种境界——在端牢能源饭碗的征程中,让每个人都成为不可替代的“标杆”。


信息来源: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