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评说:传统教育贵在走心走情

四月,是油田优良传统教育月,各单位组织了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怎样才能让这些活动化作员工心间的暖流,让先辈的好作风好传统在员工心底深深扎根?答案无他,唯有走心走情。

走心走情,首先体现在策划上的“用心”。若自身都难以触动,又何谈打动他人?组织者需带着“受众思维”,用心审视自己的策划方案。对于员工而言,需要的是贴近生活、慰藉心灵的活动。要变身员工“知心人”,深入一线摸实情,真正制定出打动人心的教育活动。在教育开展中,要打破“台上滔滔讲、台下默默听”的僵局,把舞台让给员工。要精准区分形式主义与仪式感的区别,既也不能打着教育旗号,大搞形式主义,让活动华而不实;也不能因噎废食,摒弃一些有必要的仪式。

守正创新为传统教育注入“源头活水”。近两年,一首名为《197653》的说唱歌曲,在许多青少年人口中传唱,其致敬英勇烈士、表达爱国热情的歌词,在音乐的伴奏中,极具感染力。多个“校园版”的翻唱,被人民日报、人民网“点赞”。这也启示我们,要创新教育表达方式,巧用流行元素,让那些老故事好传统,在新时代中扎深根、发新芽。

情至深处自动人,传统入心化为行。在开展传统教育时,我们只有紧握真情之笔,用心雕琢每处细节,才能将一时的认同,固化为持久的动力。


信息来源: 
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