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良传统 凝聚奋进力量

春日的油区,新绿初绽。

华八井生产原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就像一座精神丰碑,永远伫立在胜利人的心中。

64年前,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经过地震物探资料解释,发现了济阳坳陷东营构造,并将华八井井位确定在构造顶部的“地震第8测线11300桩号处”。

4月16日,是胜利油田的发现日,也是胜利油田优良传统教育日。当天,管理局有限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和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领导来到改造一新的华八井红色教育基地,重温那段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弘扬优良传统,凝聚奋进力量,实地体悟“何以胜利”的精神密码。

64年前的今天,日产8.1吨的工业油流从这里喷涌而出,这一石破天开的喜讯,正式宣告胜利油田的发现,拉开了渤海湾盆地勘探开发的序幕。

广场南侧,“斑驳”的耐候钢景观墙把时光凝固,精美的钻井浮雕栩栩如生,人拉肩扛的生产场景呼之欲出。“千里寻油苗”“人拉肩扛立井架”“通宵达旦挖水井”等故事通过铸铜圆雕、艺术景片呈现出来,映照了“爱国、创业、创新、开放”新时期胜利价值观的精神源头。

大家边走边看,互相交流,一起追怀石油前辈艰苦奋斗、为油而战的家国情怀,汲取着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现场,6位当年参加过华八井勘探的老石油代表,接受青年员工献上的鲜花。今年85岁高龄的李继秀,时任32120钻井队副司钻,他激动地说:“经过几代人不断努力,在荒原上建成了大油田,看看油田今天的发展,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当年我们吃的苦、流的汗太值了!

“时光不老,奋斗永恒,我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从华八井再出发,胜利的旗帜永远高高飘扬……”在红色的舞台中央,34名青年员工铿锵有力的朗诵声穿透广场。此刻,华八井不再只是地理坐标,更化作精神图腾。

时隔一个甲子,岁月沧桑,日夜兼程,油田创业之路走得艰辛却坚定。1961年,华八井的第一块油砂,犹如华北探区的一颗种子。

60多年来,这颗“种子”在胜利大地生根发芽。一代代胜利人胸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壮志豪情,先后发现85个油气田,构建起传统油气、新能源、绿色低碳“三大产业”体系,截至2024年底,累计生产原油13.4亿吨,为端牢能源饭碗作出重要贡献。

华八井旁,树枝新抽的枝丫焕发出勃勃生机。

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管理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油田分公司代表孙永壮指出,坚定信念、顽强意志、爱国情怀、奉献精神以及胜利十大优良传统,都是油田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更是走向百年胜利的传家宝。油田正处在转型升级、爬坡攻坚的关键时期,建设领先企业、打造百年胜利、推动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更加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把优良传统传承好、弘扬好。

初心和使命,把高质量发展的经纬坐标牢牢标定。这一刻,华八井不仅是功勋井,更是传承弘扬石油石化优良传统的“活教材”。

当现场上百人的掌声交汇在一起,像是再出发的铮铮誓言:在新征程上,不仅要让地下油流见天日,更要让精神富矿绽光芒。

油田领导孙永壮、魏永军、肖国连、杨勇(副总经理)、刘惠民,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领导张宗檩、魏钦参加学习。


信息来源: 
202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