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在年发电量超40亿千瓦时的胜利发电厂,4台燃煤机组轰鸣运转,光伏板列阵向阳,脱硫脱硝装置悄然运转。这里已安全生产4775天,累计发电1525亿千瓦时。
发电运行部作为胜利发电厂的核心单元,是4台机组、升压站、集中供热首站生产运行的主责单位,承担油田80%的生产用电和东营市主城区60%的供热任务。他们以“安全筑基、绿能增效、智慧赋能”破局,寻找传统火电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典型经验
从成本管控到价值引领
翻开胜利发电厂发电运行部甲值值长王琦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参数与煤耗的计算公式——“飞灰可燃物降低1%,煤耗减少1.24克每千瓦时。”
“度电价值必争”是发电运行部每个班组的目标。他们开展小指标竞赛,在22个专业系统设立55项关键指标;实施ABCD分档考核,胜利发电厂每月开展差异性分析,对异常指标坚决做到“责任不落实不放过、整改措施不到位不放过”。
主控室内,班站之间的较量堪称“毫厘之争”。王琦紧盯屏幕上的参数,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调整机组运行状态。“电厂热电保障能力持续增强,靠的是‘有升有降’。”他说。
“升”的是供电量、供热量、新能源消纳能力。通过对机组锅炉系统灵活性改造,热电解耦、机组调峰能力和供热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绿电消纳能力也随之提升20%;“降”的是供电单位成本、碳排放强度、非计划停机次数。通过余热回收发电、调整发电运行方式,年节外购电成本超5000万元。
一台磨煤机能节约多少成本?看似不起眼的设备却大有潜力。
四年前,3、4号机组磨煤机节能钢球改造技术应用后,电厂制粉系统的能耗水平大幅降低,厂用电率降低约0.3%。但是,发电运行部并不满足于此。
“制粉系统是电厂的耗电大户,过去每台机组运行时需要开启4台磨煤机。”王琦说。经过科学分析,现如今实现了“2炉5磨”“2炉7磨”的运行方式。通过调峰时段减少一台磨煤机运行时间,每年可节电100万千瓦时。
2024年,电厂发电水耗1.628千克每千瓦时,实现12年连降,提前1年达到山东省同类型机组先进值,供电煤耗294.9克每千瓦时,提前2年达到山东省能耗要求。
从执行标准到精细管理
“咚咚咚……”机器规律的震动声顺着听针传入发电运行部员工王渤海的耳朵,他弯着腰在机组汽轮机旁,仔细确认着设备运行情况。
14时,发电运行部丁值与丙值交接班,王渤海带着录像仪、巡检仪、测温仪和手电筒准备交接班后的第一次巡检。安全巡检是确保机组设备稳定运行的关键一环。
他们推行“五标”管理,对187个关键点采取“看嗅摸听+动态参数与静态图片”反馈分析,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将设备的动态参数和静态图片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实时掌握系统的运行状况,实现电气、汽机、锅炉三大主干专业巡检全覆盖。
“基层是执行者,必须立足班组主要业务,突出操作节点,明确执行标准,才能提升基层管理质效。”胜利发电厂副总工程师、发电运行部党支部书记刘兴先介绍。
对于电厂运行人员来说,操作票是杜绝误操作的“护身符”。近年来,随着机组设备系统的不断改造和更新,部分操作票已经不适应现场操作要求。2024年,发电运行部成立了标准操作票库完善优化小组,3719张操作标准票涵盖了4台机组的所有操作。
在王渤海看来,标准是丈量安全的尺,细节是守护安全的锁。截至目前,发电运行部172人次实现了千项连续操作无差错,5人实现了万项连续操作无差错,标准化操作护航65万项任务零失误。
从煤电独奏到光伏协奏
6时许,红日初升,光伏矩阵波光粼粼。发供一体化系统上的红黄双线突然“分道扬镳”,代表油区所需用电的黄线与电厂发电红线之间有了20兆瓦的偏差。丁值值长魏大乡立即组织员工切换“省电模式”——下调发电负荷,同时监视调整机组重要参数。十五分钟后,双线重新拟合在一起。
像这种“柔性调峰”已成为发电运行部员工的工作运行常态。“我们要充分发挥火电可调节优势,为新能源的接入和消纳创造条件。”发电运行部经理王飞说。
由于绿电每一分钟都有可能出现大幅度波动,这种不确定性时刻考验着发电厂机组调峰能力。发电运行部推进“煤电+绿电”优势互补,不断提升深度调峰、快速爬坡、高效调节能力,支撑油田自发绿电“应用尽用”。
“煤电是‘压舱石’,绿电是增长极,两者互补才能走得更远。”王飞说。面对新能源消纳与电网调峰的双重挑战,电厂加速推进机组的灵活性改造。
他们通过“DCS”升级改造及三改联动技术攻关,探索煤炭分类掺烧等锅炉低负荷稳燃研究,机组的最小技术出力不断降低,调节能力显著提升。如今,机组最小技术出力降至37%,为新能源让出路、兜好底提供了有力支撑。
设备上,他们针对运行生产关键环节的痛点、堵点、难点,积极实施各项节能升级改造,推进重大提效转型项目运行。技术上,按照各岗位技能要求,对运行操作中系统掌握不熟练、异常处置不到位等问题开展针对性培训,提高机组保运能力。考核上,制订发电偏离考核管理措施,严格设备检修、机组降出力及运行调度管理,确保机组调峰速率和调峰深度,精准跟踪负荷曲线,快速响应平台需求。
“现在油田用电需求增大,加强对用电曲线的监控,快速提升机组发电负荷。”魏大乡再次发出指令。
主控室内,电话声此起彼伏,现场调峰指令随时变化……
管理者说
加强三基建设是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核心,是安全生产绿色低碳的根本保证,是工作效能的放大器。发电运行部始终坚定扛牢热电保障核心职责,瞄准“目标同向、优质高效、专精特新、做优做强”大抓三基,不断强化专业保障能力,全力打造油田电力之源、热力之源、绿色之源。
(胜利发电厂副总工程师、发电运行部党支部书记 刘兴先)
基层员工说
每天眼里盯着油田电力调度曲线和发电运行曲线“两条线”,心里装着满足油气生产用电需求、新能源调峰需求、机组安全生产需求“三件事”,全力保障油气生产用电效益最大化、新能源绿电效益最大化、发供电效益最大化。
(发电运行部丁值值长 魏大乡)
采访后记
走进胜利发电厂的大门,电子屏上“安全生产第4775天”的数字见证着电厂的安全生产历程。在发电运行部,穿梭在密密麻麻的管汇之间,好似传统与未来交织:控制室的智能大屏与员工手边的巡检本并存,冷却塔蒸腾的白雾与光伏板共生。
“以电兴油”的密码,藏在每一千瓦时电的精准调控中,藏在每一块煤的清洁燃烧中,更藏在“煤电与绿电共舞”的密切配合里。当煤电扛起保供重任,绿电点亮低碳未来,发电运行部员工用行动证明:转型是进化之路,也是必经之路。这座走过三十载的电厂,正以“老树新枝”的姿态,用效率与责任谱写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胜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