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万公里零事故 —记“化危为安运输标兵” 运输分公司危化品运输二公司

背景介绍

在油田运输版图上,一支铁军格外醒目——300余台油罐车,载着万吨危化品,穿越津冀鲁12地市,四年累计绕地球1500圈,创下6000万公里零事故纪录。

运输分公司危化品运输二公司成立于2020年7月,前身为运输分公司华东项目部,主要从事石化系统外销原油、低硫船燃、成品油及周边地炼企业油品拉运业务。自成立以来,面对危化品运输的高风险特性,运输分公司危化品运输二公司以“强基固本 化危为安”为核心,高质高效抓实运输业务,四年产值13.2亿元,年均收入近3.3亿元,年均收入增长率达13%。公司连续3年被评为油田金牌基层单位,2023年斩获中石化“金牌运输公司”称号。

典型经验

安全是最大的创效点

越安全,越稀缺,越有市场,6000万公里零事故,全年无休的“安全耐力”是危化品运输二公司抢占市场的活招牌

晨光熹微,运输分公司危化品运输二公司停车场内,上百台半挂牵引油罐车整齐排列。在阳光的照射下,车身罐体上“胜利运输”的字样格外清晰。

驾驶员老张来到自己车前,先围着车画“圈”:俯身查看底盘,指尖划过轮毂螺栓确认紧固,抽出机油尺查看机油,这套动作娴熟,却处处透露着他的谨慎。

“公司管理使用300余台油罐车,每辆车上都有风险点。”危化品运输二公司党支部书记祝娜娜说。

面对上百台承包商车辆流动风险源的挑战,公司推行“承包商管理七法”模式,从提前准入评估到车辆统一监控,以及线上线下培训都形成闭环管控。

2024年,公司审查8家承包商车辆资质,约谈5家承包商负责人,经济考核20余万元。

变化显而易见。东营华滨物流有限公司副经理李岩林翻开安全管理台账时总会感慨:“与危化品运输二公司合作这三年,我们的驾驶员从‘野路子’变成了‘正规军’。”他清晰记得,首批参与培训的12名员工,如今已成长为运输标兵,带动公司整体安全绩效大幅提升。

当被问及危化品运输二公司是如何用四年时间从亏损到盈利上千万?“‘安全’就是我们最大的创效点。”祝娜娜的回答坚定。6000万公里零事故,全年无休的“安全耐力”是危化品运输二公司抢占市场的活招牌。

同时,危化品运输二公司依托“平台化运营”模式,拓展青岛石化、天津石化等高端市场资源,与地炼企业协同实施“双程重载”“甩挂运输”等创新举措,不断提升运输市场竞争力;通过共享车源、优化线路等管理方式,让车辆里程利用率提高2%,单车利润率提升60%,石化高端市场份额从30%跃升至95%,实现安全与效益双赢。

同行在“多拉快跑”中抢占市场,而危化品运输二公司则蹚出一条“越安全,越稀缺,越有市场”的路子,实现了从“求生”到“领跑”的转变。

身后是“油” 心中是责任

以“家文化”为纽带,将安全理念融入每一个家庭,除了刚性的安全规范和制度,还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柔性力量

驾驶室内摆放的全家福、出车前看一遍亲人的安全寄语视频,已形成驾驶员的“安全警示教育”,家人们充满温情的“亲情寄语”替代了以往冷冰冰的安全警示语,以此不断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主观能动性。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驾驶员褚忠磊说:“每次发车前,爱人的叮嘱就像是一道安全符,时刻提醒我行车安全。”

“亲情助安”是危化品运输二公司以“家文化”为纽带,将安全理念融入每一个家庭的暖心举措,通过定期召开员工亲属座谈会、一条亲人寄语视频、推送警示教育及曝光驾驶员违章视频等柔性管理的方式,让员工感受到安全不仅为了企业,更为了守护家庭幸福。

方向盘与副驾驶间隔一米距离,这却是驾驶员和押运员共同守护的“责任半径”,他们每日从东营原油库前往青岛石化,近300公里的车程,驾驶员手握方向盘,押运员紧盯安全路。

日常培训是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关键环节。公司构建“理论+实操”“线上+线下”“日常+应急”三维培训体系,推出“三个最强”全员练兵方案,分层分类开展精准培训。面对长途运输、复杂路口、夜间运行三大高风险场景,危化品运输二公司实施“三个强制”“321”预判工作法以及“四必停”应急处置机制,构建起全时段动态防御体系。

依托“远程安培”APP打造培训“云阵地”,编制9个操作手册、拍摄标准化视频,将复杂规程转化为“一看即懂”的实操指南;全年组织危化品泄漏、防汛抢险等双盲演练10余场,干部员工安全生产履职和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提升。

永不停歇的“天眼”

每台危化品运输车辆的背后都有多双“天眼”默默注视,智能监控是无声的守护者,规章制度则是另一种“注视”

“您已连续驾驶车辆接近4小时,请停车休息20分钟,确保行车安全。”3月13日,行驶在高速路上的驾驶员孙伟听到车内响起的语音提示后,寻找最近的服务区准备休息。

这是危化品运输二公司生产指挥中心通过车辆驾驶室内人脸识别技术全过程监控孙伟的面部表情、眨眼频次后,自动发出的语音提醒。

“长时间的行驶中难免会有走神或者疲劳的时候,语音提醒给我们提供了一份安全保障,很有必要。”孙伟深有感触。

“每台危化品运输车辆的背后都有多双‘天眼’默默注视。”祝娜娜介绍。在车辆统一监控平台上,行驶的危化品运输车辆的动态一览无余。除了押运员不间断地监控外,后台主动识别、自动报警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也在全方位、全天候为驾驶员的安全行驶保驾护航。

智能监控是无声的守护者,规章制度则是另一种“注视”。

在危化品运输二公司,安全制度如同铁律:中午强制休息、夜间强制停车、路口强制降速;无灯转弯必停、视线遮挡必停等。公司以风险防控为目标,实施网格管理,细分责任单元,成立督查帮扶组,实现三级监管,将流动风险源细化到个人。

他们还深化双重预防机制,对风险点再识别,完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清单,制定“一卡一图一书”风险防控措施,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明确检查标准和周期,严格落实车辆检查制度,不断筑牢安全防线。

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单位选择与危化品运输二公司合作,为的就是这份“化危为安”的信任。

管理者说

“安全生产”既是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更是我们创造价值的硬核担当。

公司紧紧围绕“抓三基就是抓安全、抓效益、抓发展”的工作理念,坚持“强基固本、化危为安”这一主线,抓实风险管控、全员素质提升、强势承包商监管等环节,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板红线,共同守护“车轮上的安全”。以“安全、优质、高效、绿色”的服务口碑,深耕系统内高端市场,聚力平台化运营,搭建跨区域协同联动共建共享平台,创新“双程重载”“甩挂运输”“多式联运”等模式,把每一公里路途都转化为品质服务的“信任里程”,为公司发展不断注入动能。

(危化品运输二公司党支部书记 祝娜娜)

基层员工说

开车这活儿,说白了就是把“安全”俩字刻在骨头里。方向盘一握,油门一踩,身后拉的是货,心里装的是责任。每天出车前围着车转三圈,摸轮胎、查刹车、看灯光,哪一样都不敢糊弄——车有毛病就像人有病,硬扛着上路早晚出事儿。这么多年无事故,不是运气好,是规矩守得牢。开车就是个细心活儿,平安送到地方,比啥都强。

(危化品运输二公司驾驶员 褚忠磊)

采访后记

夜幕下的危化品停车场,百余台罐车列队如虹,车灯连成星河。在这里,我们触摸到安全文化的温度:押运员的风险警示,驾驶员手机里的亲情视频,智能系统不时响起的预警声……传统与科技交融,刚性与温情并蓄。安全为了谁?驾驶室里的全家福就是答案。

当“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当操作规程成为肌肉记忆,当每个岗位都自戴“紧箍咒”,安全文化便真正扎根。这种流淌在血液里的自觉,正是危化品运输行业最珍贵的“护身符”。

车轮滚滚,安全为舵。危化品运输二公司从成立初期的艰难困境到如今的行业标杆,一路走来,留下满是奋进的足迹。在这支钢铁运输队身上,我们看到了“化危为安”的生动注脚——用最严苛的标准守护危险的任务,以匠心筑牢最坚固的防线。


信息来源: 
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