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梁南,何以精益——记“精细精益管理典范”纯梁采油厂梁南采油管理区

背景介绍

纯梁采油厂梁南采油管理区践行“管理精细到点、工作落实有责”的点责文化,坚持以文化人聚合力,精准开发增效益,精益管理提效能,“精细梁南”成为油田靓丽名片。

 

典型经验

不到一年时间,胜利采油厂两次组织干部员工前往纯梁采油厂梁南采油管理区参观学习。

不仅是油田内部。过去一年,连续十届荣获集团公司“金牌采油管理区”称号的梁南采油管理区,已接待了来自油田内外的1400多名参观者。

“管理用心,环境舒心,员工暖心,这个管理区就像家一样温馨。”来自“全国大学生新闻实践营”的参观者姜子琳这样评价道。

外来学习的人取回了“真经”,内部的干部员工自豪感满满。人们不禁要问:梁南为什么行?

怎么让员工做到爱岗如家?

真正把员工视若家人,给予真心关爱,他们才会用心爱这个“家”

菜刀“哒哒哒”地起落,春笋被切成薄片,等待下锅。灶台上,酱大骨在锅中“咕嘟咕嘟”翻滚,香气弥漫。保温面板上,刚出锅的清炒油菜散发着淡淡的蒜香。

食堂一角,食堂管理员周景正在给“寿星”赵坤准备生日定制餐。转眼间,一块面团在她手中变成细长的面条,下入锅中,热气升腾。

3月7日,梁南采油管理区的厨房里,刀声、水声、翻炒声交织,温暖而忙碌。

“祝你生日快乐,天天开心。”中午11点半,从井场回来的赵坤接过长寿面,脸上幸福洋溢。

管理区餐厅的北墙上有一张记录着全体员工的生日的图板。生日当天,员工可以享受到管理区为他们专属定制的“生日套餐”,感受到来自“家”的温暖与关怀。

“想让员工爱岗如家,首先这个家要值得他去爱。”纯梁采油厂油藏经营首席专家兼梁南采油管理区经理陈军肖说。

员工吴勇曾专门带着家里人到管理区参观体验。“想让家人知道我是在一个如此温暖、舒适、幸福的环境里工作。”他的言语中满是自豪。

这种细致入微的关爱还体现在公开透明的工作中。对绩效分配、荣誉评选等关乎员工切身利益的事项,管理区全部摆到桌面议、交给员工评,真正让员工在公平公正的环境里安心、放心工作。

“人在一起不叫团队,心在一起才叫团队。”令陈军肖感到骄傲的是,多年来,不论是涉及员工转岗的改革事项,还是评先树优等荣誉评比,管理区没有发生过一起不稳定事件,党支部作用发挥满意度连续10年100%。

怎么让标准得到持久执行?

从干部员工的日常行为养成抓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真正让标准成为习惯,把细节做到极致

指针在表盘上飞速旋转,停止后,指针指向数字“50#”。这意味着检查人员马上要对50号计量岗的设备设施、管线流程、“5S”执行等开展拉网式排查。

每周周例会上,管理区技术管理室经理王海波都会转动会议桌前的一个转盘。“抽着哪个班站,就对哪个班站进行‘解剖式’的检查。”

每周一次的转盘抽查管理区已经坚持了6年多。同时管理区选配标准意识强的员工组成督查  “小专班”,采取视频巡检方式随时随地查问题、找隐患,将“严细实”落实到现场精细管理全流程各环节。

“我们既不怕‘大转盘’,也不怕‘小专班’。”注采一站站长杜焕伦没有一丝惊慌,“欢迎随时检查,每周还希望抽到自己的站呢。”

杜焕伦的底气来自于管理区已将“三标”管理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梁南采油管理区地下开发始于1968年,目前面临着开发程度高、稳产基础薄弱、设备老化等诸多挑战。正因如此,只有夯实基础、精细管理、提升技能,才能让老区焕发新活力。

翻开梁南采油管理区《现场标准化看板图册》,一张张办公室、生产现场等场景的标准化、规范化图片映入眼帘。

“看板手册里图片是什么样,到了现场就是什么样。”王海波介绍,这是管理区干部员工规范汇编的“三标”看板,真正做到生产设备设施统一规划布局,办公生活物品统一标准摆放。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梁南采油管理区采取刚柔并济的考核方式推进制度落地。通过“荣辱榜”“赏识管理”“软环境建设贡献奖”等正向激励举措汇聚正能量;反向惩罚则引入“以工代罚”和弹性考核机制,限期整改可销项。

“对于硬性管理标准的考核没有任何人情可讲。”陈军肖说,限期不整改的处罚,延期不整改的加倍处罚。在这种考核模式下,无论是受奖还是挨罚,员工们都心服口服。

怎么让岗位练兵见到实效?

找到与岗位工作密切结合的练兵方式,让员工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促进全员岗位胜任力全面提升

用扳手逐一松开螺丝,清除盘根盒内污垢,精准缠绕新盘根,最后再逐一紧固螺丝……

“注意力度,盘根盒过度紧固会导致盘根磨损。”3月13日下午,纯26X51井场上,采油厂首席技师、梁南采油管理区员工张强正在给新员工示范更换盘根操作流程。

这是管理区常态化开展现场实操培训的缩影。伴随着坚持了10年的培训,张强也从徒弟变成了老师,从初级工变成了首席技师。

除了固定培训之外,如何把培训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中,让员工主动学、愿意学,也是梁南采油管理区一直在探索的。

自2016年起,梁南采油管理区就开始实施“三小实操训练”。将现场频次高、易出错的操作步骤,录制成标准化“操作小视频”;将员工的日常操作内容归纳提炼成4大类60余条浅显易懂、通俗易记的“操作小口诀”;畅通“每日一练”“每周一赛”“一战到底”等活动,实现加油充电常态化。

“小口诀就像顺口溜一样好记,每次在现场操作的时候一下子就想起来了,既安全又实用。”新入职大学生李龙雪深有感触。

标准更精细、执行更精确、技能更精湛带来精益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近5年来,梁南采油管理区产量在缺乏有效接替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盈亏平衡点持续下降,开发效益及员工绩效稳步增长,主力区块纯47块采收率始终位居全国同类油藏前列。

管理者说

推进精细精益管理,要始终把党建引领擎在首要位置,将“精细管理到点”理念转化为“工作落实有责”作风基因;要始终把制度标准作为铸就管理精度的钢铁准绳,把高标准严要求刻进员工思想;要始终把素质提升作为永葆发展活力的动力源泉,在日积月累中淬炼出新时代石油人特有的精细管理素养。(纯梁采油厂油藏经营首席专家兼梁南采油管理区经理  陈军肖)

基层员工说

在这样一个三基标杆单位工作,我最深的体会就是严谨与细致。工作中,我们注重标准化管理和严格执行,通过“看板+清单”的方式,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简单明了的《岗位工作手册》,能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优质高效完成。同时,一些灵活的、充满人文关爱的激励约束机制也让我们充分感觉到被赏识、被尊重,工作中找到了成就感。(纯梁采油厂梁南采油管理区经营管理室经理  赵晓东)

采访后记

在梁南采油管理区,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有一点一滴的小事。他们用真心对待员工,让每个人感受到“家”的温暖;用严格的制度规范行为,让标准成为习惯。这些小事看似普通,却让人感受到一种把平凡做到极致的力量。

最让我有感触的,是这里的人对“小事”的态度。采访中,我们看到会议结束后大家会自觉地整理桌椅,恢复到“横平竖直一条线”的标准;吃完饭,大家会主动收拾垃圾,擦拭桌面,真正把这里当做家去爱护。

这些细节,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习以为常。正是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让梁南成为了油田精细精益管理的标杆。这种精神,简单却深刻——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成功。


信息来源: 
2025-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