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孤岛厂采油管理十区边远井二站副站长张红新在垦西104侧B储油罐旁,夹上静电夹,触摸静电释放装置,随即警报器发出提示音:“静电释放完成,可以装油了。”
“有了这语音提醒,我只需要跟着它说的来做,操作更加规范,风险也更小了。”现场安全提示音让张红新感到安心。
孤岛厂全面识别风险、全面梳理流程,制定单井拉油风险清单,明确单井拉油业务流程,建立8项单井拉油规章制度,在采油管理十区实施单井拉油一体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孤岛厂单井拉油工作呈现“覆盖面广、物性复杂、设施多样”的特点,拉油点涉及三合村、垦西等18个偏远分散区块,横跨多个县区,最远拉运距离35公里,日拉运行程约1800公里,管控节点多,安全管理难度大,是采油厂重点管控风险。
“特超稠油运输容易出问题,原油极易粘在罐壁、沉到罐底。特别是有些高含硫化氢井和高气油比井,装油过程中存在中毒、爆炸等风险。”采油管理十区经理王一博说。作为孤岛采油厂唯一开展单井拉油工作的管理区,他们一直在琢磨,怎样才能更好地管控单井拉油过程中的风险呢?
为此,他们探索实施了单井拉油一体化管理模式,提高运行质效和安全质效,促进单井拉油全过程规范管理、全节点规范操作、全要素安全可控。
该厂坚持问题导向,构建“调整运力保效益、调整线路保运行、调整人员保安全”的“3调3保”运行模式,优化拉运模式,提升拉运效率。他们根据单井储油罐液位、日产液量,确定每日拉运井号,并按照“稠稀结合”原则,排出拉运计划,把特超稠油和稀油混合拉运,粘黏问题解决了,成本也能降下来。针对特殊天气、特殊路段、特殊时段,梳理维护临时道路、加固涵桥等9种极端工况应对措施,确保单井拉油运行安全。人员方面,通过加强押运员的集中培训、年底评选“押运明星”、强化全过程监督监控、岗位优化调整等方式,全面提升押运人员素质能力和工作积极性。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实现了“稠稀”结合、“井车”结合、“人岗”结合,保障单井拉油工作的安全高效运行。
与此同时,他们还实施以“抓资料凭证完整,查是否齐全规范;抓运输过程温度,查是否研判到位;抓加热温度控制,查是否执行到位;抓现场标识管理,查是否清晰准确;抓信息改造提升,查是否运行可靠;抓技术措施保障,查是否安全可靠;抓设备隐患治理,查问题是否销项;抓员工能力提升,查是否执行落地”为主要内容的“8抓8查”管理策略,推动管理区单井拉油风险管控水平提档升级。
在技术措施保障方面,更新现场静电释放装置,实现未接地或接地不良语音报警功能。升级37座电动阀门,实现远程遥控装油操作,消除登高作业风险。针对高气油比、高硫化氢井,合理运用微燃机发电及余热利用、并网进干线、安装鼓风机等措施,消减装油过程风险。推进单拉改管输、集中分水拉运工程项目,压减源头风险,现已压减单拉罐6座,日减少拉运液量82吨。
截至目前,采油管理十区已平稳运行36个月,运输效率提升15%,年节约成本超35万元。“我们打算在垦西104侧B单井拉油标准化建设现场示范点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数智化装油现场,做到一键式装油,通过车辆静置时间、装油流速等关键节点的自动控制,实现本质化安全运行。”王一博对进一步实现单井拉油源头减量风险降级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