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党委扩大会和职代会提出,聚焦服务保障“三大产业”,深化“四个一流”建设,提升专业能力,高质高效支撑主业发展、保障生产生活、塑成品牌优势。
当前,各机关部门、直属单位围绕油田部署,聚焦加快培育专业技术优势,持续优化综合服务模式,努力实现由技术服务向综合服务、服务油井向服务油藏转变,更好支撑勘探开发增储上产,加快打造高水平油气增产服务商。
绿能全链驱动 构建能源智慧生态
访谈对象:油田经营管理首席专家,经营管理部经理 孙培良
经营管理部围绕油田党委扩大会、职代会关于新能源产业发展工作部署,统筹安排2025年油田在“源网荷储”“源用储联”及用水管理方面的重要举措和发展目标。
孙培良介绍,目前油田油气生产使用绿电占比已达23.5%,5.5亿千瓦时自发绿电实现全量消纳,这背后是“源网荷储”智慧能源管控系统的支撑。2025年,油田将加快推进系统迭代升级,打造油气生产绿色供用能智慧管理新业态。
在“源侧”方面,推进新能源项目和煤电转型升级;“网侧”方面,滚动实施主网升级、配网改造、微网提升;“荷侧”方面,构建智能调控体系服务页岩油开发;“储侧”方面,攻关“宜电则电、宜热则热”分布式储能,探索多种储能方式。
“源用储联”协同发展是打造油热互促新格局的关键。在油气生产用能管理中,热能消耗占年开发生产用能总量的56%,是能源消耗的大头。
通过发挥油热同探同评同采优势,全面推进废弃井改造地热源梯级利用,实现“地热+”绿能替代。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建立热资源相关数据库,利用废弃井资源,完成150台燃气加热炉“地热+”替代,逐步实现采输所用加热炉全部绿能替代。同时,探索低成本长时安全储热模式,立足油地用能需求,探索多元开发方式,实现互利共赢。
水在油气田开发中同样不可或缺。孙培良介绍,2025年油田将重点攻关页岩油勘探开发用水和常规水资源管理,做到取水有道;全方位开展节水行动,降低吨油用水量,实现用水有度;整合资源,做好采出水处理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做到治水有方;借鉴电网运营模式,加强水网管理,做到管水有序。
提升专业能力 打造硬核实力
访谈对象:油气井下作业中心副经理 朱 智
聚焦油田党委扩大会对专业化单位提出的“打造技术先导型油服公司”工作要求,朱智表示,油气井下作业中心将紧紧围绕服务保障“三大产业”、深化“四个一流”建设,全力提升专业能力、打造硬核实力,以更高水平助力主业发展、推动经营创效。
在技术装备升级方面,油气井下作业中心致力于构建行业领先的高精尖技术装备体系,实现从修井服务向综合服务、从服务单井向服务油藏的转变,打造高水平油气增产服务商。
在提升服务保障专业能力上,聚焦引领作业市场安稳运行、支撑油气主业发展的核心职责。争创目标同向最大价值,协同打好增产上产攻坚战;深化“大生产、大运行”机制,建立动力规模匹配和月度动态协调机制,推动均衡高效生产。
在增强精益管理创效能力方面,用好深化改革创新这一关键举措。全面提升管理效能,构建适应一流现代油服公司的管理体制;切实增强价值创造能力,推进“三大计划”深度融合,实现全链条优化降本。
朱智表示,油气井下作业中心坚持把技术装备升级作为高质量发展核心驱动、“四个一流建设”关键标志,着力攻关油层保护、井筒优快、安全绿色技术,更好支撑勘探开发增储上产。
为油田增储上产注足“水动能”
访谈对象:供水分公司经理、党委副书记 柴德彬
油田党委扩大会、职代会要求供水分公司全面落实“四水四定”原则,重点实施页岩油开发用水保障、压裂返排液处理、采出液水处理等工程,实现油水互促提效,高质高效服务保障油气主业发展。
柴德彬介绍,2025年公司将全面融入油藏经营,全力以赴打赢用水服务保障能力提升战。
在页岩油开发用水保障上,积极践行“页岩油开发到哪里,供水保障就跟进到哪里”的理念,通过多种举措协调资源,确保页岩油用水合法合规、质优价廉且安全高效。
在水资源专业化发展道路上,供水分公司致力于打造新型油城“水管家”。推进油田水资源专业化管理,通过“五统一”管理模式实现“分质分网、优选优调”供水。此外,公司还积极落实“三水联供”体系,争取年利用再生水等替代水资源20万立方米,助力油田节水规划,协助所有开发单位在年内完成省级节水型企业创建。
截至目前,供水分公司已成功完成压裂返排液处理试验,为7口探井提供了压裂保供服务,供水量达13.92万立方米。
“我们将继续坚持‘油服+水务’的发展思路,做强专业化管理与服务职能,打造新型油城‘水管家’,为油田增储上产注足‘水动能’。”柴德彬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