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河口采油厂渤南五区日产油从66 吨跃升至112吨,水驱控制程度攀升 27%。这份成绩单背后,藏着他们开发低渗透油藏的“独门秘籍”。
渤南五区是典型的低渗透油藏,这里油层渗透率低、停产停注井多,过去储量控制程度只有32.3%。放眼整个河口采油厂,类似油藏分布在渤南、大王北等六个油田,探明储量高达1.69亿吨,占全厂总储量的近30%。这些油藏就像“难啃的硬骨头”,开发难度大,但潜力也大。
“低渗透油藏开发困难与潜力并存,我们创新集成低渗透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综合运用差异压驱、分区治理、高效压裂等手段,挖掘低渗透油藏的潜力。”河口采油厂厂长魏新辉说。2024年,河口厂低渗透油藏产量同比增加1.3万吨。
注水注不进?差异化压驱来破局。过去,低渗透油藏最大的问题就是注水困难。采油厂通过“差异压驱”技术,针对不同油藏特点“对症下药”。
未动用储量用“超前压驱”技术提前注水,给油藏注入“新动能”。罗68-14块设计压驱注水井5口,完成注水量12.94万立方米。13口新井投产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10.6吨。见效油井自喷期延长,对比压驱前月递减由38.3%下降到16.5%。
已投新区采用“整体压驱”稳住产量,义184-1块采取整体压驱、差异化注水补能,实现区块的整体提效,递减由49.3%下降到20.6%,地层压力对比压驱前回升10兆帕。
已开发老区实施“差异压驱”技术模式,进行差异补能、差异归位、差异调控,提高一般低渗透老区采收率。义73-1块通过实施差异压驱,快速恢复了地层能量,见效井组8个,累计增注15.4万方,累计增油7530吨,老区焕发“第二春”。
原油采不出?分区治理+压裂技术显神通。注得进水,还要采得出油。河口采油厂地质所副所长曹永波介绍:“我们创新了井网适配‘三件套’,差异调整、有效注水、优化井网,解决了油藏驱替不均的难题。”
河口采油厂在渤南五区搞起了“分区治理”。横向分区分治,在9-1层扶停井、拉大井距;在9-3层打新井、重构井网,一口气实施5口油井3口水井。纵向精细调整,大37块把注采井距从220米拉到420米,日产油增加8.2吨,含水率直降13.6%。
技术组合拳,打出增效新空间。他们引进多级多段压裂技术,水平井像“贪吃蛇”一样在油层穿行,配合压裂把油层“撕开”更大裂缝。义183-1块通过长水平井多级分段压裂优化,目前单井日产油8.5吨。义184-1块实施直井长井段多级压裂,平均单井日产油16吨,让1500万吨储量“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