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海上油田近日传来喜讯,位于埕岛油田埕北208块的埕北248A-侧3井投产近1个月来,日产油保持在50吨左右,初期含水4%。这一亮眼成绩,有力证明了胜利海上油田首次推行的“滚评建”一体化井位部署取得明显成效。
与陆上作业不同,海上“滚评建”一体化模式是指在现有海上采油平台周边的探明储量边部,开展潜力摸排与储层预测工作。利用平台剩余井槽,优先部署滚动评价井,精准落实边部储量规模,同时兼顾滚动建产与老区井网的完善,一次性完成开发方案部署,深度挖掘油藏全部潜力。这一创新模式大幅压缩了从储量评价到方案编制的时间,从原本的一年以上缩短至半年以内,成功实现了储量规模扩大、勘探成本降低以及快速建产的目标。
自“十三五”以来,胜利海上油田浅层资源潜力不断被挖掘,优质规模储量逐渐减少,建产阵地向周边区域转移,建产难度日益增大。传统的“串联”开发方式存在风险高、投资大、产能转化周期长的弊端,难以满足油田生产的迫切需求。
面对这一困境,勘探开发研究院与海洋采油厂携手开展创新探索,确立了“统筹资源、以井带井、一体化实施”的全新思路。考虑到海上井位部署风险高、投资大的特点,双方研究人员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明确工作分工,将储量空白区、区块结合部、探明储量边部确定为滚动评价方向。海洋采油厂凭借现场管理优势,在埕岛油田西北部优选胜海201-埕北208井区、埕北211-埕北255井区,开展潜力评价并筛选目标井位;勘探开发研究院则运用技术优势,针对目标井位深入开展潜力分析,成功落实了约380万吨储量。
双方在埕岛油田西北部合作部署了3口滚动评价井,带动编制了2个扩边方案,预计新建产能9万吨。目前,3口井中有2口已顺利投产,1口待钻。其中,埕北208B-平4井初期日产油50吨,含水35%,目前日产油33吨,投产200多天累计产油超8000吨。这两口高产油流井的成功投产,充分验证了“滚评建”一体化井位部署模式的有效性,为海上老区边部1500万吨储量潜力的释放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