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秒。传统温压一体变送器,压力值、温度值以间隔5秒钟、同屏交替的方式检测并显示,压力数据总有5秒“断联”。
14分钟。想获得连贯的憋压数据,需更换机械式压力表。停机、倒流程、放空……14项操作步骤,再熟练的操作人员也要用时7分钟,一装一拆,油井生产会有14分钟“误工”。
中石化技能大师李志明的工作笔记中,这两个数字被标红。
油井产量下降,在排除地面可能性后,首先考虑的就是井下油管的健康状况。给管柱憋压便成了进一步治疗的关键操作。
“在憋压时,温压一体变送器压力值总会断开,不知道数据准不准。”一次调研中,现场员工向李志明反映了这个问题。
“每次憋压就会影响十几分钟的产量,累计起来数可不小。”油田生产信息化高级专家袁晓鹏的话,让李志明下定决心解决问题。
投入应用的设备分批次,功能相同,但技术上有差异;研制一套新设备,就要淘汰一大批老设备……看似需要解决一个问题,真正面对的难题却是接二连三。
2024年,国务院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倡导建立健全高效回收循环利用体系,推动废旧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李志明有了目标,“尝试对设备进行升级,解决现有问题,不增加经济问题。”
先从最新型号入手。李志明带领团队对温压一体变送器进行了一体化体检,研制升级模块,满足压力值的连续读取。
最初,每次为设备升级都需要数次点击。攻关组论证时,一致认为:不行!李志明说:“步骤太多,职工不容易操作。”
一句“不行”让三个月的研发期又延长了15天。最终,他们利用原设备重启功能,每次憋压前,只需用磁力棒触发原设备的磁力开关,就可获得10分钟的压力连读功能。
为验证升级模块的稳定性,他们为另一批次的温压一体变送器设计了同类升级软件,两款软件在东辛厂68口油井反复试验了6个月,稳定性达100%,每年能为500口井减少20天的“误工”时间。目前,东辛厂、胜采厂已有1489口油井进行了温压变的程序升级,孤东厂、滨南厂也表示了引进意向。
“我们正赶制剩余批次温压设备的升级软件,准备给各单位配备一个升级程序大礼包,实现一次引入、按需升级,为油井憋压操作接通‘消失的电波’。”李志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