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的守护

地上,一抹胜利红在冬日大片的麦田中,显得格外扎眼;地下,输油管道纵横交错,构成了油田原油外输的“大动脉” 。

记者见到耿广吉时,他正疾步于田间,在油气集输总厂管道巡护管理中心所辖的东辛胜利线广饶段进行日常巡线工作。

油气集输总厂管理的三条输油管道横跨两市七县区,总长达234公里。管道口径大,跨越众多水体,沿线流动人口多、自然村镇多、出租院落多,油区治安环境复杂。

年近60岁的耿广吉明显感觉到,如今的巡线工作与以前大不相同。“班站人员精简了不少,现在有无人机巡线、车巡,还有视频监控这些‘高科技’,一些区域都不用人工巡线了。”耿广吉说。

耿广吉所说的不同远不止这些。走进管道巡护管理中心监控室,大屏幕上清晰展示着各个站点的实时监控画面、巡线队员的实时定位、巡线情况以及巡护线路。三维管道综合管理平台投入使用,实现了所有数据的一体化管控。

如今,耿广吉只需对重点区域进行现场巡线。“每个巡线员都配备了专门的巡线手机,巡线时拍摄的现场图片、撰写的文字说明等,都能及时上传到平台。海量日常巡护数据的精准录入,为三维智慧管理系统的迭代升级奠定了基础,反过来又能更精准地指导生产,二者相辅相成。”油气集输总厂管道巡护管理中心视频监控组经理李纪峰介绍。

三维管道综合管理平台就像一个不断完善的大数据库,工作人员只需一键操作,就能提取所需信息,改变了从前手抄记录和“大海捞针”式的信息搜索方式,大幅提升了管道管理效率。它除了能及时将数据上传到云端平台,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还能一键报警,同时根据手机显示的实时定位拨打视频电话,迅速召集附近的巡线队员。

自2022年投入使用以来,该平台不断优化升级,目前除了实时监控外,还具备管道巡检、管道探测、院落排查、施工监护等13项功能。

遇山开山,遇水架桥。三维管道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了从无到有,再到不断优化的迭代更新。2023年以来,研发人员累计存储1000多小时视频样本,进行了20余万次样本对比,研发出6种智能算法,能够自动识别目标物体、判断行为并进行异常检测,视频监控自动报警识别准确率达到95%,高于国内同行业平均水平。

应用该平台后,东辛胜利线率先实现了“少人巡护、智能管理”。巡护人员从原来的47人减少到20人,巡护强度大大减轻,整体工作效率得到质的飞跃。

针对管道管理中视频监控分析识别率低、微小流量泄漏检测率低等技术难题,总厂自主研发了视频智能识别技术、小流量泄漏定位技术、智能管道紧急关断系统等三大核心技术,为管道运行提供了关键防护。

“以前大冬天零下十几度,我们晚上还得在野外扎帐篷蹲守,现在管线上一旦有异常报警,平台定位特别精准,监控那边一看,5分钟就能赶到现场。”说到这儿,耿广吉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工作起来省心多了。”截至1月20日,孤罗东管道连续1068天零发案,孤永东管道连续434天零发案,东辛胜利线连续566天零发案,安全运营纪录创新高。

 


信息来源: 
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