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有了智能“石油百科全书”

既能信息检索、知识咨询,又能编写代码撰写公文;既能查询数据,又能辅助分析……由数智化管理服务中心研发的“油气智能时代胜小利探索者”被喻为“石油知识百科全书”。

谈起研发“胜小利”的初衷时,核心研发人员公绪超感慨良多,“油气产业的大模型,靠拿来主义是搞不成的,要用有限的算力支撑万人使用,让它认识油气专业名词、熟悉油田数据结构。”

油气勘探开发大模型一直是国内油气行业的空白,目前整个石油石化系统数据库多、平台多、孤立应用多,没有形成统一的应用平台。

2023年5月,数智中心迅速组建油气人工智能大模型研究团队,吸引了人工智能、软件集成、信息管理等专业人才,开展大模型算法研发工作。

研发工作并非一帆风顺,数据处理成为亟需攻克的瓶颈。面对油田勘探开发海量专业数据,传统数据检索、资料查询等任务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

“我们当时就设想如果能实现口语化查询,那不是事半功倍。”公绪超说。

“胜小利”研发团队搭建了大模型“助手大厅”和“分享大厅”,打通了文档数据的自动解析、知识自动学习、知识库自动构建、权限自主管理的流程,用户可全过程“零代码”搭建自己的大模型助手,逐步培育共建、共享的油气人工智能应用生态。

“胜小利”大模型专门设置智能助理功能,员工能够通过智能助理快速高效地对数据资料进行查询与检索,节省了人工成本。

在公绪超眼里,“胜小利”研发的过程就像建高速公路,让油田在高速路上跑出“加速度”,产品的质量是关键。

“我们就是让‘胜小利’成为百问不倒的油田专家、样样精通的数字助理。”数智化管理服务中心经理、党委副书记段鸿杰说。

伴随“胜小利”油气大模型迭代,中心先后和财务资产管理中心、勘探开发研究院等单位深入合作,大幅提升了找数据、查资料、寻依据的效率。截至目前,油田35家直属单位,通过“胜小利”助手大厅,建立了超过90个应用助手,110多个知识库。

“数智研发工作一直在路上。”段鸿杰说。油田正加快勘探开发、生产科研、运营管理、安全防控等信息化赋能,推动油田数智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胜小利”大模型建设得到国资委、工信部认可。截至目前,该系统注册用户达1.2万人,日均回答问题300~500个,知识问答准确率达到90%以上,大模型效能逐步显现。

目前,“胜小利”油气大模型已稳定运行近两年,为油田和集团机关数万用户提供“查知识、找资料、问数据、找功能、写文章、编代码”等实用服务。

 


信息来源: 
2024-12-27